时间: 2025-04-27 08:2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2:34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北上有什么苦呢?北上的原因是因为太行山。山路盘旋且陡峭,峭壁高耸入云。马蹄在石头上跌跤,车轮压坏了高岗。沙尘飞扬直逼幽州,烽火连绵至朔方。杀气弥漫,剑戟闪烁,严寒的风撕裂了衣裳。奔腾的鲸鱼夹在黄河之间,锋利的牙齿屯聚在洛阳。前行无归期,回头思念故乡。冰雪中的惨痛,悲号撕裂心肠。薄布不能遮体,皮肤枯瘦如桑。汲水在涧谷受阻,采薪在陇坂漫长。猛虎摇动尾巴,磨牙的声音如皓秋霜。草木不可食,饥饿时只能饮用露水。叹息这北上的苦,停下马车为之心伤。何时才能平定王道,开颜见到天光?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见长,常表现出个人的情感和理想。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北上行》创作于李白游历中北方的时期,表达了他在北上途中所遭遇的艰难困苦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恶,也反映了李白心中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北上行》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与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在北上途中,面对险峻的太行山,写下了自己的苦楚与无奈。首句“北上何所苦”以问句开头,设下悬念,紧接着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险。诗中多次运用对比,如“奔鲸夹黄河”与“尺布不掩体”,前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力量,后者则显示了自身的渺小与无助,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随着诗歌的发展,李白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传达内心的挣扎与思念。冰雪、猛虎等象征着险恶的环境,使得旅途的艰辛愈加突出。而“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则是他情感的高潮,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期待。最后的“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不仅是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也透露出一丝对人生的思考与期盼,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人的胸怀与理想。
整首诗以北上旅途的艰辛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反映了李白在动荡时代的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
李白的“北上何所苦?”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猛虎”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