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6:23
原文展示:
剑阁赋
李白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
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
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
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
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
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
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白话文翻译:
在咸阳的南边,向南望去五千里,可以看到巍峨的云峰。
前面有剑阁横亘在此,倚靠着青天而中间开阔。
上面松风萧萧,猿鸣悲啼,仿佛在诉说哀伤。
旁边飞奔的急流,溅起石块喷洒阁楼,犹如雷声轰鸣。
送别美人离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归来?
我仰望远方的夫君,不知安否,心中沉吟叹息。
看那滔滔东流的波涛,悲伤的白日正在西方隐没。
鸿雁与燕子在秋天发出别离的声音,云雾愁苦,秦地已是黄昏。
如果明月从剑阁升起,我愿与你在两乡对饮,相互思念!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剑阁赋》创作于李白游历四川时,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剑阁赋》是一篇充满壮丽景色与深切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剑阁的雄伟与壮观,李白以“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的开篇,便将读者的视野引向了广袤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壮阔的气势。同时,诗中对“松风萧飒”和“巴猿兮相哀”的描写,增添了环境的悲凉与孤寂,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
进入中段,李白用“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突显了人世间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而“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则通过波涛的东流和日落的意象,传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诗的尾声“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则将全篇情感升华至高潮,月亮的升起象征着希望与团聚的愿望,展现出李白对友人执着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深邃和描绘的细腻,使得《剑阁赋》成为一首经典的抒情作品,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壮丽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的惆怅与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反映了人世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剑阁赋》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中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怒气
D. 忧伤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中,明月象征着什么?
A. 归去
B. 希望与团聚
C. 失落
D. 远方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