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1:18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
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
月衔楼间峰,泉漱阶下石。
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
鼯啼桂方秋,风灭籁归寂。
缅思洪崖术,欲往沧海隔。
云车来何迟,抚几空叹息。
在青山中长久卧居,便成了青山的客人。
山深处的云更为美好,赏玩嬉戏直至日落。
月亮挂在楼阁与山峰之间,泉水冲刷着台阶下的石头。
从此得到了清静的心境,真正的乐趣并不在外界。
夜莺在桂树下啼鸣,秋风吹散了乐声,归于寂静。
追忆洪崖的技艺,想要前往遥远的沧海。
云车何以来得这么慢,抚摸着几许空虚的叹息。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豪放不羁、个性张扬的风格闻名,作品多描绘山水自然,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李白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在青山中,李白得到了心灵的宁静,诗中蕴含着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以青山和云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乐趣。开篇即以“久卧青山云”引入,展现了他与自然的深厚关系,体现了李白追求自由、向往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中“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诗人陶醉于自然的美景中,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接下来的“月衔楼间峰,泉漱阶下石”更是把读者引入一个梦幻般的意境,月光与泉水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而“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强调了内在真趣的珍贵,从外在事物中获得的乐趣是短暂而不真实的。最后几句中,诗人追忆往昔,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山、云、月、泉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的自然场景,体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精神。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展现了李白深邃的哲理观。
诗中“久卧青山云”意指?
诗人通过“素心自此得”想表达什么?
“云车来何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生活的悠闲与自然之美,但王维更注重于细腻的描写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情感的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