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9:46
金陵三首
——李白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州。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这首诗描述了金陵(今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诗人提到晋朝南渡时,金陵曾是旧都长安的地方,地势如帝王的宅邸,山脉如龙虎环绕。金陵的景观壮丽,水面平静而开阔。醉酒的客人划着船归去,吟唱着吴地的歌谣,陶醉其中。
金陵的地势巍峨,城墙环绕江水流淌。曾经百万户人家,夹道而立高楼大厦。如今亡国之痛化为春草,王宫已变成古丘。空余的后湖月光,波面上映照着瀛州(传说中的仙岛)。
六个朝代的兴亡在此交替,酒杯中为你歌唱。园林里秦代的少,山川似洛阳多。古老的殿堂中吴花盛开,深宫之中晋绮罗随风飘荡。随着人事的消逝,江水东流与沧波共存。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才华获得“诗仙”的美誉。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金陵三首》写于李白晚年,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金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多朝代的兴亡,李白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些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
《金陵三首》以金陵的壮丽景观为背景,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的前两首描绘了金陵的地理形态与历史风貌,从“地即帝王宅”到“空余后湖月”,展现了从繁华到衰落的对比。作者通过醉客与吴歌,表现了对欢愉的向往,似乎在逃避历史的沉重。
第三首则更加深沉,提及六代的兴亡,暗示着历史的轮回与不息。李白运用对比手法,将曾经的繁荣与现在的萧条相对照,生动地描绘了金陵这座城池的历史变迁。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波上对瀛州”,既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又是对历史无情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卓越才华。
整首诗表达了对金陵这座城市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金陵的壮丽景观与历史变迁,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金陵是哪个朝代的旧都?
A. 唐
B. 晋
C. 汉
D. 宋
诗中提到的“醉客”是指什么?
A. 醉酒的人
B. 游客
C. 渔夫
D. 商人
“亡国生春草”中,春草象征着什么?
A. 繁荣
B. 生命
C. 悲凉与无奈
D.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