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5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3:00
原文展示:
寓陈杂诗十首 其九 张耒 〔宋代〕
我不知暑退,但觉衣汗乾。 颇怪庭中天,湛然青已宽。 有物叫草根,啾啾自相喧。 问知已新秋,大火流金天。 九土变寒暑,正尔事亦繁。 静观付一笑,吾事宁相关。 但无筋力健,悠然佳意还。 喧喧憎邻里,砧杵乱人眠。
白话文翻译:
我不知道夏天已经过去,只是感觉到衣服上的汗水干了。 我颇为奇怪庭院中的天空,它清澈湛蓝,显得更加宽广。 有一种声音在草根间叫唤,啾啾地相互喧闹。 询问得知已经是新秋时节,大火星在金色的天空中流动。 九州大地寒暑交替,正是事务繁多的时候。 静静地观察这一切,付之一笑,我的事情难道与此相关吗? 只是希望身体健康,心情悠然自得。 邻里的喧闹让人讨厌,砧杵声扰乱了人们的睡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寓居陈州时所作的《寓陈杂诗十首》中的第九首。诗中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初秋时节的自然变化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我不知暑退,但觉衣汗乾”一句,以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来体现季节的更替,显得自然而贴切。“颇怪庭中天,湛然青已宽”则进一步以天空的宽广来象征季节的转换,给人以开阔之感。诗中的“有物叫草根,啾啾自相喧”生动地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虫鸣,增添了季节的氛围。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邻里喧闹的厌烦,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初秋时节的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对邻里喧闹的厌烦,体现了对超然物外、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我不知暑退,但觉衣汗乾”一句体现了什么? A. 诗人对夏天的怀念 B. 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 C. 诗人对衣服的关心 D. 诗人对汗水的厌恶
“颇怪庭中天,湛然青已宽”中的“湛然”是什么意思? A. 模糊的样子 B. 清澈的样子 C. 黑暗的样子 D. 明亮的样子
诗中“有物叫草根,啾啾自相喧”描绘了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夏天的景象 C. 秋天的景象 D. 冬天的景象
“问知已新秋,大火流金天”中的“大火”指的是什么? A. 火灾 B. 大火星 C. 大火炉 D. 大火炬
诗中“静观付一笑,吾事宁相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积极进取 B. 消极逃避 C. 超然物外 D. 悲观失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