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日十二首

《夏日十二首》

时间: 2025-04-30 15:16:57

诗句

陶令抛官易,庞公去隐深。

由来浮世事,可见昔人心。

卜筑闲多思,奔驰病不禁。

檐楹来燕雀,鸾鹤自山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6:57

原文展示:

陶令抛官易,庞公去隐深。由来浮世事,可见昔人心。卜筑闲多思,奔驰病不禁。檐楹来燕雀,鸾鹤自山林。

白话文翻译:

陶渊明轻易地放弃了官职,庞德公隐居深山。自古以来,世间的事务,可以看出古人的心意。在建造居所时,闲暇时多有思索,忙碌奔波却无法停止。屋檐下飞来燕雀,而鸾鹤自在山林中。

注释: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
  • 庞公:指庞德公,东汉时期的隐士,以隐居深山著称。
  • 浮世事:指世俗的事务,多指官场或社会上的纷扰。
  • 卜筑:指建造居所,这里指隐居之所。
  • 奔驰:指忙碌奔波。
  • 檐楹:屋檐和柱子,这里指居所。
  • 鸾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洁和隐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官场腐败,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避世。张耒通过对比陶渊明和庞德公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和庞德公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陶令抛官易,庞公去隐深”一句,直接点明了两位隐士的选择,体现了他们对世俗的超脱。而“由来浮世事,可见昔人心”则进一步强调了世俗事务的无常和古人对隐逸的追求。后两句“卜筑闲多思,奔驰病不禁”则反映了作者在隐居与世俗之间的矛盾心理,而“檐楹来燕雀,鸾鹤自山林”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世俗生活的喧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陶令抛官易”:陶渊明轻易地放弃了官职,体现了他的超脱和决断。
  2. “庞公去隐深”:庞德公隐居深山,体现了他的高洁和隐逸。
  3. “由来浮世事”:自古以来,世间的事务,多指官场或社会上的纷扰。
  4. “可见昔人心”:可以看出古人的心意,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5. “卜筑闲多思”:在建造居所时,闲暇时多有思索,体现了作者的深思。
  6. “奔驰病不禁”:忙碌奔波却无法停止,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的无奈。
  7. “檐楹来燕雀”:屋檐下飞来燕雀,象征世俗的喧嚣。
  8. “鸾鹤自山林”:鸾鹤自在山林中,象征隐逸的高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陶渊明和庞德公的隐逸生活与世俗事务的对比,突出了隐逸的美好。
  • 象征:燕雀象征世俗的喧嚣,鸾鹤象征隐逸的高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体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雀:象征世俗的喧嚣和纷扰。
  • 鸾鹤:象征隐逸的高洁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陶令”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侃 D. 陶潜

  2. “庞公去隐深”中的“庞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庞统 B. 庞德公 C. 庞涓 D. 庞籍

  3. 诗中“檐楹来燕雀”一句,燕雀象征什么? A. 隐逸的高洁 B. 世俗的喧嚣 C. 自由的飞翔 D. 高贵的身份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张耒的这首诗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的诗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足,而张耒的诗则更侧重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集》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

相关查询

高阳台 某学使按试鄜州,其夫人寄红袜与之,即告归,和休庵 高阳台 高阳台 访媚香楼遗址 高阳台二首 其一 高阳台·补幽贞馆图题词 高阳台二首 其二 高阳台 鸳鸯菊 高阳台 丙戌初冬赋呈冰姊 高阳台 高阳台 题金韵仙汪玉卿评花仙馆合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徵羽之操 火灭烟消 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个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幽絷 三焦 作开头的成语 曲眉丰颊 单耳刀的字 往常间 迟回观望 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蘖芽 尣字旁的字 盘踞要津 连云迭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