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21
寿春进祝圣七首
作者:贯休
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
孙吴机不动,周邵事多行。
旰食炉烟细,宵衣隙月明。
还闻夔进曲,吹出泰阶平。
全诗翻译:
武宿和文星就像掌中托着一样,始终相辅相成。孙吴的军事策略不曾改变,而周、邵两国的事务却繁忙频繁。晚餐时炉烟袅袅,夜晚衣衫轻便,月光透过缝隙洒落下来。还听见夔的乐曲在演奏,悠扬的音调仿佛在泰阶上空回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912),字希文,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洒脱,善于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星宿和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安定和文治武功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贯休的《寿春进祝圣七首》通过对星宿的描绘,引入了文治与武功的辩证关系。诗的开头以“武宿与文星”作引,巧妙地将星辰与国家治理相联系,强调二者在君主治理中的重要性。武曲与文曲的结合,象征着国家的繁荣需要文武双全的人才支撑。
接着,诗中提到的“孙吴机不动”,不仅回顾了三国时期的军事智慧,也暗示了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内政的稳定与战略的谨慎显得尤为重要。而“周邵事多行”则传达出国家繁忙的政事,反映出治国理政的复杂与艰巨。
诗中描绘的“旰食炉烟细,宵衣隙月明”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似乎在表达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一句“还闻夔进曲”,则回归到音乐与艺术的主题,表明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反映出社会的多元和复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星宿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出文武和谐的重要性,反映出对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期盼,以及对文化生活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宿”象征什么?
A. 文才
B. 武功
C. 和平
“孙吴机不动”指的是什么?
A. 孙吴的军事策略保持稳定
B. 孙吴的经济繁荣
C. 孙吴的文化发展
“旰食炉烟细”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战争的紧张
B. 宁静的家庭生活
C. 政务的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贯休的诗中强调文武结合,而李白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体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表现主题上有所不同,但均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