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偶作五首 其一

《偶作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9:52:54

诗句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

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

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

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

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52:54

原文展示

偶作五首 其一
作者: 贯休 〔唐代〕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
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
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
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
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会相信内心的火焰会如此旺盛,竟能烧毁一个大国?谁会相信鬓发上的白丝,都是从蚕的腹中长出来的?我曾听说养蚕的妇女,对于桑树的种植并不太懂。她们在树下害怕蚕儿饥饿,孩子哭闹时也顾不上。整整一个春天的血汗都耗尽,难道仅仅是为了应付王赋的征税?那些酷吏是如何残酷的,尽是为了搜刮民财。蚕蛾变成了蝴蝶,虚假的叶子满树都是。冤屈的丝线与仇恨的机缘,初见时便沾染了衣服。

注释

  • 心火:指内心的激情或欲望。
  • 鬓上丝:白发,象征年老或忧愁。
  • 养蚕妇:养蚕的女性,暗指辛劳的农妇。
  • 上桑树:指种植桑树,养蚕的基础。
  • 膏血尽:辛勤的血汗耗尽。
  • 王赋:指王的征税,意指沉重的赋税。
  • 酷吏:指残酷的官吏。
  • 蚕蛾为蝶飞:蚕变成蛾,象征无常和变化。
  • 冤梭与恨机:冤屈的丝线与仇恨的机缘,象征复杂的情感纠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字子休,号元休,唐代诗人,卒年不详。他以个性洒脱、作品风格独特著称,尤以诗歌和散文见长。贯休的诗歌常常融汇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善于用诗词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赋税沉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蚕的隐喻,揭示了农民的辛劳与社会的不公,表现了对生活苦难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贯休的《偶作五首 其一》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社会现实,诗中蕴含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与对权力的控诉。开篇“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以反问的形式引出主题,强调内心的激情和欲望虽多,最终却可能导致毁灭。接着提到养蚕妇的辛劳,意在表现底层人民的无知与无奈,暗示她们虽然辛勤劳动,却未必能改变命运。

“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展示了养蚕妇在困境中的无助,孩子的哭闹也无法引起她的关注,突显了生活的艰辛。诗中“膏血尽,岂止应王赋”一句,表达了对赋税的无奈与不满,显现出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反感。

最后“冤梭与恨机”,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压迫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充满痛苦与无奈的社会图景。贯休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将社会的黑暗与个体的悲惨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悯而又愤怒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质疑内心的欲望是否真能摧毁一切。
  2. 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用蚕的隐喻表现老去与辛劳。
  3.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揭示养蚕妇在生活中缺乏知识。
  4. 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描绘养蚕妇的无奈与无助。
  5.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强调生活的艰辛与赋税的沉重。
  6. 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对权力与官吏的控诉。
  7.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象征无常与虚伪的外表。
  8. 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表达情感与命运的纠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蚕与人生困境相联系。
  • 对仗:诗句间的平行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控诉和对生活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心火:象征内心的激情与欲望。
  2. :代表辛勤劳动与无奈命运。
  3. 酷吏:象征权力的压迫。
  4. 冤梭:象征冤屈与情感的纠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养蚕妇”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知识渊博
    • B. 辛劳与无奈
    • C. 富裕生活
    •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膏血尽,岂止应__”,表达了对赋税的无奈。

    • 答案:王赋
  3. 判断题:贯休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答案: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贯休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社会动荡与个人苦难,但贯休更侧重于对个体辛劳的深刻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贯休诗集》

相关查询

咏春申君二首 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 玉漏迟 所居二室号书痴禅悦各成一诗·书疾 喜子邲登第 九效·强弱 次韵刘卿任饮散感秋之作二首 其二 四绝赠马浩然法师·魏伯阳 次韵施予善谢茶 横山堂三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遮蔽 包含宣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街谭巷议 自高自大 末尼教 学贯天人 誓结尾的成语 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不刊之说 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暖韞 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九战九胜 欠字旁的字 离弦之箭 身字旁的字 胶漆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