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5:25
杏花
红芳紫萼怯春寒,
蓓蕾粘枝密作团。
记得观灯凤楼上,
百条银烛泪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杏花在春寒中娇弱的景象,花朵鲜艳的红色与紫色在寒冷的春天中显得格外怯懦,花蕾紧紧依附在树枝上,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回想在观灯会上,站在凤楼之上,看到数百支银色的烛光像泪水一样垂落在栏杆上。
作者介绍:王禹偁(公元1040年-公元1099年),字子安,号少隐,宋代诗人,官员,擅长诗词,尤其以写景抒情见长。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杏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描写,抒发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美好景象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节日氛围。
《杏花》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王禹偁通过“红芳紫萼怯春寒”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寒冷与杏花的娇弱。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寒的刺骨,也让人对生命的脆弱产生深刻的共鸣。接下来的“蓓蕾粘枝密作团”则进一步强调了杏花的紧密与依附,似乎暗示着在逆境中,生命的延续与团结。
诗的后两句“记得观灯凤楼上,百条银烛泪阑干”则将诗的情境转向了节日的欢愉。观灯会是人们庆祝春天的盛事,诗人通过对银烛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感伤的氛围。银烛的光芒与泪水的意象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瞬间流逝的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使人不仅感受到杏花的绚烂与脆弱,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王禹偁用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让我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杏花的娇弱与春日的寒冷,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的瞬间。诗人通过对比与回忆,展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红芳紫萼”指的是哪种花?
“百条银烛泪阑干”中的“银烛”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修辞手法表现杏花的娇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