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时间: 2025-08-09 22:32:29

诗句

龟以灵故焦,雉以文故翳。

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

後生玩华藻,照影终没世。

安得八紘罝,以道猎众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2:32:29

原文展示:

龟以灵故焦,雉以文故翳。
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
後生玩华藻,照影终没世。
安得八紘罝,以道猎众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意在表达,龟因其灵性而遭遇烧焦,雉因其华丽的羽毛而受到遮蔽。人的本心如同日月,然而利欲却吞噬了它。后来的人们玩弄华丽的装饰,最终只是在世间留下影子而已。如何才能得到八方的智慧,借以捕捉众人的智慧呢?

注释:

  • :象征智慧和灵性。
  • 灵故焦:因灵性而遭受损害。
  • :指雉鸡,象征华丽外表。
  • 本心如日月:本心纯洁明亮,如同太阳月亮。
  • 利欲食之既:利欲将本心吞噬殆尽。
  • 後生:后辈、后来的年轻人。
  • 华藻:华丽的装饰和表面。
  • 照影终没世:只留影子,最终一无所有。
  • 八紘罝:八方的智囊、智慧的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代表着“江西诗派”的一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智慧与追求的思考,尤其是对当时社会浮华现象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龟和雉两种动物作为开篇,象征智慧与表面华丽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性与社会的复杂。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在外在华丽的背后,隐藏着对内心真诚的伤害。接着,黄庭坚以“本心如日月”来强调人内心的真实与纯净,然而“利欲食之既”是一种对人性的警醒,提醒我们不要被世俗的欲望所吞没。后文提及“後生玩华藻”,则是对年轻一代的劝诫,警惕过于追逐表象,最终只会留下空虚的影子。最后,诗人提出“安得八紘罝”,表达了对智慧的渴求与追寻,体现了其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充满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黄庭坚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龟以灵故焦:象征智慧的生命因其灵性而遭受磨难。
  2. 雉以文故翳:华丽的外表遮蔽了内在的真实。
  3. 本心如日月:比喻人的内心本质如同日月般明亮。
  4. 利欲食之既:指出利欲对人心的消耗与侵蚀。
  5. 後生玩华藻:后代年轻人沉迷于表面的华丽。
  6. 照影终没世:最终只留下空洞的影子。
  7. 安得八紘罝:渴望能捕捉到众人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的内心比作日月,形象生动。
  • 对仗:如“龟以灵故焦,雉以文故翳”,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华丽表象的批判,以及对内在智慧的追求。诗人提醒人们应关注内心的真实与纯净,而不是被外在的浮华所迷惑。

意象分析:

  • :象征智慧与灵性。
  • :象征华丽与虚华。
  • 日月:象征真理与光明。
  • 利欲:象征世俗的诱惑与毁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龟”象征什么? A. 华丽
    B. 智慧
    C. 权力

  2. “本心如日月”中的“日月”象征什么? A. 表面
    B. 内心的真实
    C. 过去

  3. 诗中提到的“利欲”是指? A. 财富
    B. 内心的纯净
    C. 世俗的诱惑

答案: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黄庭坚的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李白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而黄庭坚则通过对比揭示内心真实的追求。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以哲理思考为主,探讨人生与时间的关系,风格上更加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 经典诗词选集。
  2. 《黄庭坚研究》 - 专门研究黄庭坚的学术著作。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详细解析古诗词的工具书。

相关查询

沁园春•美人额 沁园春·新世纪之歌 沁园春 咏七字 沁园春 其八 蛙 沁园春 春日山居二首 其一 沁园春 八徽图题词 沁园春(寿陈中书) 沁园春·丁亥十月十夜柏林客馆梦亡妇 沁园春 鹤答和,寄可与郎中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炊的成语 毋字旁的字 瞻卜 骇疑 敦睦邦交 故开头的成语 韬光用晦 所结尾的成语 封妻荫子 殳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饰非掩过 贾娘 风胡子 彑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庐庑 狐鸣枭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