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3:5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3:56:47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西湖载客恣游从,
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
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
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
却惭何道继文翁。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诗人乘船游玩,湖面上半隐半现的佛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回望过往,不禁感慨时光荏苒,沉醉于酒杯中的思绪也似乎变得空灵。层层的楼台和精致的阁楼都显得清新明朗,千家万户的绿树成荫,生机盎然。在这春天的行旅中,乐趣无穷,但又感到自愧不如,难以继承文翁的风采。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为抒情和政治题材。
本诗作于范仲淹任职并州时,寄托于对西湖美景的欣赏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文翁”指的是刘文翁,是汉代著名的教育家,诗人自感无法继承其文采与才华。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以“西湖载客恣游从”引入,生动地展现出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接着“湖上参差半佛宫”,则通过半隐的佛宫,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和层次感。诗人用“回顾隙驹曾不息”来反思人生的短暂,展现了对时间的无奈及对过往的感慨。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描绘了西湖周边的建筑群和自然景观,意境开阔,生机勃勃。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尽管在美好的春天游玩,心中却充满了对于文才的自愧,这种情感让整首诗更为深沉和厚重。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时间的感慨,以及对自身文采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才华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文翁”是谁?
a) 汉代著名教育家
b) 三国时代的名将
c) 唐代诗人
“层台累榭皆清旷”这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热闹的市集
b) 清新开阔的自然风光
c) 寂静的夜晚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愁苦
c) 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