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5:15
和萧伯振祷雨
杨万里 〔宋代〕
云气微升又霍然,
丘疑数点长三川。
渚东粳稻今无雨,
社曲桑麻莫问天。
饿死何愁更平糴,
野夫半去只荒田。
未辞托命长鑱柄,
黄独那能支一年。
这首诗描绘了云气微微升起又突然消散的情景,山丘似乎只见到几朵云影,长江的水面荡漾着。东边的稻田因为没有雨水而干旱,社曲的桑树和麻田也无法期待天空的恩赐。人们即便面临饥饿,也不再担心能否从市场上买到粮食,田间的农夫们半数离去,留下的田地只是一片荒芜。即便是托付给一把长长的锄头,黄独(指一种植物)又怎能维持一整年的生计呢?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心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山水诗的代表之一。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农田生活,常带有对农民生计的关注。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民面临自然灾害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干旱的田野,表达对农民困境的同情,以及对天气变化的无奈。
杨万里的《和萧伯振祷雨》是一首反映自然与人类生存状态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田地干旱的景象,描述了农民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生计的忧虑。开头两句“云气微升又霍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云彩的升起与消散,犹如农民心中的期待与失落。接着,诗人提到东边的稻田因缺乏雨水而枯黄,桑树与麻田也同样面临困境,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后面几句则展现出一种对生存的强烈关注,诗人以“饿死何愁更平糴”来表达对粮食短缺的无奈与焦虑,同时也暗示了市场的无情。最后的“黄独那能支一年”更是点出农民生计的艰辛,黄独虽然是生存的希望,但无奈之中却又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表现了对农民的关切与对自然规律的无奈。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灾害与人类生存展开,表现出农民在艰难环境中的无奈与坚持,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尊重。
诗中提到“云气微升又霍然”中的“霍然”是什么意思?
A. 渐渐
B. 突然
C. 缓慢
诗中提到“渚东粳稻今无雨”,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稻田丰收
B. 稻田缺水
C. 稻田被淹
“黄独那能支一年”中的“黄独”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粮食
C. 一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