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7:06
我住北山下,南山横我前。
北山似怀抱,南山如髻鬟。
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
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
我来犹斜阳,我望忽夕烟。
一望便应去,不合久凭栏。
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
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鬓颜。
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
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
顷刻万恣熊,可玩不可传。
我住在北山的脚下,南山正横在我面前。
北山好似一个温暖的怀抱,南山则如同美丽的发髻。
在冬天,怀抱给我独特的温暖,而在春天,发髻则显得最为鲜艳。
松树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清新,山间的花朵更显妍丽。
当我到来的时候,斜阳正好照在我身上,我望着远处的晚烟。
一眼望去,仿佛就要离去,不应在这里久待。
山水本该珍惜,何必让人观赏。
赶紧用白锦帷幕遮挡,隔开那青翠的面庞。
近处的翠色和远处的淡影交融,仿佛天外的仙境。
谁知那绝妙的奇处,正是在有与无之间。
片刻之间,万物皆可玩味,却无法传达给他人。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和陆游、范成大并称“南宋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与田园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隐居于北山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东园醉望暮山》是杨万里的一首山水诗,诗中描绘了北山与南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深厚情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诗人将北山比作怀抱,南山比作发髻,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两座山的特点。通过“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的对比,展示了四季的变化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中描绘的“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不仅呈现出自然的清新气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热爱。随着夕阳的西下,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常,产生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惜别之情。在“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鬓颜”中,诗人试图用锦帷遮挡那美丽的景色,反映出他对绝美瞬间的留恋与无法传达的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杨万里作为南宋诗人的独特风采。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平和的心境。
诗中“北山似怀抱”用什么手法表现?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淡泊宁静
C. 逃避现实
“近翠成远淡”表现的是?
A. 颜色的变化
B. 时间的流逝
C. 情感的起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