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休休亭

《休休亭》

时间: 2025-05-05 10:28:02

诗句

且喜安能保,那堪病更忧。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8:02

原文展示:

休休亭
作者: 司空图 〔唐代〕

且喜安能保,那堪病更忧。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珍惜,但又不能避免对健康的忧虑。生活中有些人依靠拐杖行走,令人怜悯,实际上,他们也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生计,比如种瓜。

注释:

  • :平安、安宁。
  • 能保:能够维持、保住。
  • 可怜:令人怜惜、同情。
  • 藜杖:用藜草制成的拐杖,通常用于帮助行走的人。
  • 种瓜侯:指种植瓜类作物的农民,象征着勤劳与生活的努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空图,字亘,号云溪,唐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于山林。司空图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成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体命运的多变。诗人或许出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健康的忧虑。

诗歌鉴赏:

《休休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呈现了生活中的矛盾与无奈。诗的开头两句“且喜安能保,那堪病更忧”对比鲜明,前者表达了对安稳生活的喜悦,后者则流露出对健康问题的忧虑。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安宁生活时常常面临健康的风险。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则引入了具体的生活场景,藜杖象征着病弱与无助,而种瓜的隐喻则展示了人们在逆境中仍然努力求生的精神。诗人在此通过对病者的同情,展现了人性中的关怀和对生命的理解。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温暖和人文关怀。

总体来看,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对健康的忧虑上,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生活、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且喜安能保: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喜悦与珍惜。
  2. 那堪病更忧:引入对健康的忧虑,强调生活的不确定性。
  3. 可怜藜杖者:对病弱者的同情,展现社会对弱者的关怀。
  4. 真个种瓜侯:表现出病者仍在努力生活,象征着勤劳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安能保”与“病更忧”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感。
  • 象征:藜杖不仅代表身体的残缺,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奈与奋斗。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安宁与健康的思考,表现了人们在生活困境中对幸福的向往、对健康的忧虑,以及在逆境中苦苦追寻生计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活的平静与安宁。
  • :代表身体的脆弱和生活的不易。
  • 藜杖:象征着无助与病痛,但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 :象征着生计与希望,代表着努力与收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中提到的“藜杖”象征什么? A. 健康
    B. 无助
    C. 财富
    D. 荣誉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之美
    B. 生活的安宁与健康的忧虑
    C. 爱情的悲伤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司空图的《休休亭》更侧重于个体的感受与内心的挣扎,而杜甫的诗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历史的沉重。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但方式与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咏史(六首选—) 桐江作(四首选二) 湖上杂诗(二十首选一) 箴作诗者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鸡·养鸡纵鸡食 独秀峰 随园记 十二月十五夜 马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卒的词语有哪些 英勇不屈 爻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纠折 目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弄口鸣舌 中华鲟 游事 全狮搏兔 髡褐 老大姐 不古不今 包含邀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膝行而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