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率题

《率题》

时间: 2025-05-07 19:48:39

诗句

宦路前衔闲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

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8:39

原文展示:

宦路前衔闲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

白话文翻译:

在仕途的路上,我曾经的闲情往事已不再记得,正当我在醉乡的美丽境地中陶醉时,兴致愈加浓厚。一片高高的竹林遮住了阳光,四周的寒山让这个冬天更加深沉。

注释:

  • 宦路:指仕途,官场的道路。
  • 前衔:往事,曾经的经历。
  • 闲不记:闲暇的事情已不再记得。
  • 醉乡:指陶醉的境地,可能是美好的自然环境。
  • 佳境:美好的境地。
  • 兴方浓:兴致正浓。
  • 高竹:高大的竹子。
  • 遮日:遮挡阳光。
  • 寒山:寒冷的山。
  • 闰冬:更显得严寒的冬天。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宦路”与“醉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少有传世作品,但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见长,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或许在官场中感受到压力,因而寻求自然的慰藉与灵魂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率题》通过对比宦路与醉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渴望。开篇的“宦路前衔闲不记”,揭示出诗人对往昔繁琐官场生活的淡漠,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与失落。而“醉乡佳境兴方浓”则展示了他在美丽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满足,表现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用优美的意象,描绘出竹林与寒山的景色,既有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又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宦路前衔闲不记:诗人回忆往昔官场生涯,感到一片空虚。
  2. 醉乡佳境兴方浓:在醉乡的美好环境中,诗人找到了真正的趣味与乐趣。
  3. 一林高竹长遮日:描绘出高大的竹林遮住阳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4. 四壁寒山更闰冬:四周环绕的寒山加深了冬日的寒冷,象征着诗人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宦路与醉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诗人内心的矛盾。
  • 意象:高竹、寒山等自然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与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心灵状态。

意象分析:

  • 高竹:象征清高与独立,反映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 寒山:象征孤独与严寒,表明诗人内心的寂寞。
  • 醉乡:象征理想的世外桃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D. 怀念

  2. 诗中的“醉乡”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自然美景
    C. 官场
    D. 书院

  3. “一林高竹”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诗人的忧愁
    B. 自然的美
    C. 官场的复杂
    D. 人际关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本诗同样描绘自然美景,但更注重于宁静的氛围与内心的和谐。司空图则更突出对官场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横吹曲辞。长安道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后宫词 冬至夜怀湘灵 听弹湘妃怨 柳絮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 新制布裘 题李次云窗竹 村居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发破的 包含鸟的成语 以德报德 梳雪 斤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包含路的词语有哪些 用天因地 区别 魂销肠断 研艳 齐字旁的字 不识庐山真面目 增产 绝长补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