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园

《山园》

时间: 2025-04-30 22:34:34

诗句

久雨无所适,新晴步山园。

西风满高林,败叶惊已翻。

时节急如此,世事安可论。

夜归灯下吟,寒虫伴幽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4:34

原文展示:

山园 文同 〔宋代〕 久雨无所适,新晴步山园。 西风满高林,败叶惊已翻。 时节急如此,世事安可论。 夜归灯下吟,寒虫伴幽喧。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下雨,无处可去,新晴后漫步在山园中。 西风吹满高高的树林,枯叶被惊动翻飞。 时节变化如此急促,世事又怎能说得清。 夜晚归来,在灯下吟咏,寒虫的鸣叫伴随着幽静的喧闹。

注释:

  • 久雨:长时间下雨。
  • 无所适:无处可去,无所适从。
  • 新晴:雨后天晴。
  • 步山园:在山园中散步。
  • 西风:秋风。
  • 败叶:枯萎的树叶。
  • 惊已翻:被风吹动而翻飞。
  • 时节:季节,时光。
  • 急如此:变化迅速。
  • 世事:世间的事情。
  • 安可论:怎能说得清。
  • 夜归:夜晚归来。
  • 灯下吟:在灯光下吟咏诗歌。
  • 寒虫:秋天的昆虫。
  • 伴幽喧:伴随着幽静中的喧闹。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山园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雨后的秋日,诗人漫步山园,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天晴的山园景象,通过“西风满高林,败叶惊已翻”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秋风扫落叶的景象,传达出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诗中的“时节急如此,世事安可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夜晚归来的场景,以“寒虫伴幽喧”作为结尾,增添了一丝幽静中的喧闹,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 首句“久雨无所适,新晴步山园”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诗人的行动。
  • “西风满高林,败叶惊已翻”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更替。
  • “时节急如此,世事安可论”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 “夜归灯下吟,寒虫伴幽喧”以夜晚的宁静和寒虫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败叶惊已翻”中的“惊”字赋予了树叶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生动。
  • 对比:通过“久雨”与“新晴”的对比,突出了天气的变化。
  • 象征:“西风”和“败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凋零。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通过描绘雨后天晴的山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凉意和萧瑟。
  • 败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
  • 寒虫:象征着秋夜的宁静和生命的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败叶惊已翻”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感慨 D. 愤怒
  3. 诗中的“时节急如此”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季节的变化 C. 世事的无常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拟人
  2. C. 感慨
  3. B. 季节的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山园》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但文同的诗更加注重季节变化的描写,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解读和赏析。

相关查询

答刘仲美 韩吏部 暑旱苦热 谒金门 玲珑四犯(重过南楼月白石体赋) 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竹枝 其七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六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五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四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道高德重 博者不知 好高骛远 檋末之伎 星沙 四点底的字 箭穿雁口 完事大吉 四字头的字 研综 黄字旁的字 困结尾的成语 顽驽 天冲 门字框的字 包含懦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