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11
赤玉箫
杨冠卿 〔宋代〕
玉箫早入凉王墓,
弓剑衣冠只同处。
千年邂逅出人间,
颜色声音幸如故。
云门曲谱不分明,
赵瑟齐竽各自名。
传看乐府无人识,
此箫收声甘弃掷。
这支玉箫早已进入凉王的墓中,
弓剑和衣冠也只能在这里同处。
千年之后再次相遇在人间,
它的颜色和声音依然如故。
云门的曲谱并不清晰,
赵氏的瑟和齐国的竽各自有各自的名声。
传看乐府的人无人识得,
这支箫的声音最终只能甘愿被抛弃。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所作诗词多描写音乐、古器等,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对音乐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对古代文化、音乐的怀念之时,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音乐的敬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赤玉箫》是杨冠卿对古代音乐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玉箫”作为引子,展现了对历史遗物的感怀。在第一句中,诗人提到“玉箫早入凉王墓”,这不仅指明了玉箫的珍贵,更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消逝。接下来的“弓剑衣冠只同处”,通过对比,诗人将武器与乐器并列,反映出战斗与艺术的共存,暗示文化的延续与变迁。
诗的中间部分“千年邂逅出人间,颜色声音幸如故”,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怀旧之情。这里的“颜色声音”不仅是对箫的物质属性的描述,更是对其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情感与记忆的追溯。接下来提到的“云门曲谱不分明,赵瑟齐竽各自名”,则揭示了古乐的多样性和音乐文化的丰富。
最后两句“传看乐府无人识,此箫收声甘弃掷”,则展现了对古代音乐的遗憾与无奈,似乎在感叹当代人对古代文化的无知与遗忘,箫虽然再美,但却无法被人认可,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美器的描写,渗透出对古代文化的思考与对音乐的热爱,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敏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全诗通过对古代音乐与文化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人们逐渐遗忘传统文化的无奈与惋惜。通过玉箫的象征,展现了音乐与文化在时间长河中的重要性。
“玉箫早入凉王墓”中的“凉王”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风景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乐器?
A. 玉箫
B. 赵瑟
C. 琵琶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兴奋与快乐
B. 怀旧与惋惜
C. 期待与希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