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3:12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
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是个喜庆的节日,欢庆的气氛在朝廷和百姓之间蔓延。皇恩如同千钟美酒般普遍,庆祝的喜悦与丰收的五谷相伴。此时菊花沐浴着露珠的光辉,秋水池塘映照着晴朗的天空。金丝的乐声响起,宛如仙乐,剑履轻踏,似乎在致敬宗公。天道普照万物,智慧的言辞在大中之处流淌。对此我心感惭愧,难以用《击壤歌》来回应尧舜的聪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字子才,唐代诗人,官至中书舍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擅长五言和七言诗。权德舆的作品多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农作物丰收之际,国庆气氛浓厚。诗人通过描写节日的欢庆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对国家安定、人民富足的祝愿。同时,诗中流露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与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是一首表现重阳节喜庆氛围的诗作,权德舆以清新优雅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欢乐和自然的美丽。诗的开头通过“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两句,展现了重阳节的普遍欢庆,既有朝廷的隆重,也有民间的热烈,体现了节日的社会意义。接下来的“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则进一步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皇恩浩荡,百姓安乐,构成了和谐的社会画面。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两句,描绘了节日的自然美景,菊花在露水中显得格外清新,秋池的宁静和晴空的映衬,传达出一种淡雅的情趣,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细致观察。接下来的“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则将音乐的美与节日的喜庆结合,表现出庄重而又轻松的氛围。
最后几句“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表达了诗人对天道及智慧的尊重,反映了对社会和谐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诗的结尾“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则带有一丝自谦,表现出诗人对古代贤明君主的敬仰与自我反省,突显出一种对历史的责任感与自我期许。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情感真挚,既有对节日的庆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庆祝,展现了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与自省,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美好生活时的谦卑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重阳节的时间是哪个农历的日期?
A. 八月初八
B. 九月初九
C. 十月十
诗中提到的“千钟洽”形容的是什么?
A. 酒的数量
B. 皇恩的广泛
C. 庆祝的方式
“菊洗露华”中的“洗”字用得恰当吗?
A. 是
B. 否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