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7:12
一灯摇焰,正栖寒片幕,灵筵萧寂。
欲接幽魂来往路,苦向空中寻觅。
綷縩仙衣,鸾骖谁引,目断霜天碧。
旧恩波逝,可怜今世长隔。
才信独夜偏长,愁多睡少,身似他乡客。
衔瓦残蟾怜我瘦,也作凄凉颜色。
如海孤更,无心还问,迟早窗纱白。
镜形看影,经春都是悽恻。
灯火摇曳,正照在寒冷的轻纱帐幕上,灵魂的筵席显得格外冷清。
想要接引幽魂的来往,却苦苦在空中寻找道路。
仙衣飘扬,谁来引导那骏鸟,目送远方霜天的碧蓝。
旧日的恩情已随波逝去,令人怜惜的是今世的长久隔离。
渐渐才明白,独自漫漫长夜愈发漫长,愁苦多得睡眠少,身在异乡如同客人。
残月如瓦,孤独的蟾蜍怜惜我瘦弱的身影,似乎也染上了凄凉的色彩。
如同大海的孤独,不再关心何时会问,窗纱总是显得那么白。
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影子,经过春天的时光,依旧是那么的凄恻。
作者介绍:何振岱,清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作品以情感细腻而著称。其诗作多描写人生的苦涩与孤独。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幽静的夜晚对生命、孤独和往昔的思考,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百字令》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孤独长夜中的思考与感怀。开头的“灯摇焰”便设定了一个清冷而萧瑟的场景,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随后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欲接幽魂来往路,苦向空中寻觅”展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逝去情感的渴望。
在细致的意象描绘中,诗人用“衔瓦残蟾”来形容自己的孤独与凄凉,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整首诗通过对比“旧恩波逝”和“今世长隔”,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情感愈加深沉。
而结尾的“镜形看影”更是提升了整首诗的哲理性,表明作者在自我反思中的孤独与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形式上虽为短小,但其情感的深度与意境的丰富,使得它成为清代诗歌中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逝去情感的怀念,表达了人在时间流逝中对过往的无奈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灯摇焰”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氛围?
“旧恩波逝”中的“波”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衔瓦残蟾”象征什么?
答案: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