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7
送刘思复南河从军
七千里别宁无恨,
且贵从军乐事多。
不驻节旄先候发,
偶逢山寺亦难过。
蛮人独放畬田火,
海兽群游落日波。
远作受恩身不易,
莫抛书剑近笙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即将从军的刘思复的送别之情。
虽然远离故乡七千里,但我并不感到怨恨,因为从军的生活中有很多欢乐的事情。
军队出发前不会驻足停留,即使路过山中的寺庙,也难以停留片刻。
蛮族的人正在田野上放火,海中的动物在落日的波浪中游弋。
远在他乡为国效力,接受恩惠并不容易,
所以不要在近处的笙歌声中抛弃你的书剑。
“书剑”常用来象征士人的志向与理想。在古代,士人追求的是文治与武功的结合,因此书剑合璧的意象在诗中体现了作者对刘思复前途的希冀。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送别、思乡等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事频繁,作者意在表达对朋友从军的送别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军事与征战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即将从军的刘思复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提到“七千里别宁无恨”,反映出诗人虽然有离别之苦,但更是理解和祝福。而后一句“且贵从军乐事多”则展现了对从军生活的积极态度,认为在军中也有许多值得珍惜的乐趣。接下来的几句写出旅途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描绘出蛮人放火和海兽游弋的场景,给人以紧张感,也让人感受到战场的险恶。最后两句回归到对友人的劝诫,强调了身处外地为国效力的不易,鼓励他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有着深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关怀,体现了士人对国家与理想的责任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从军的祝福与关心,反映出士人对理想与责任的追求,强调了在军旅生涯中保持对理想的坚定。
诗中提到“七千里别”是指什么?
“蛮人独放畬田火”中的“蛮人”指的是?
诗人希望朋友在从军期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