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46
慵拙幸便荒僻地,纵闻猿鸟亦何愁。偶因药酒欺梅雨,却著寒衣过麦秋。岁计有馀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世人若便无知己,应向此溪成白头。
我懒散而笨拙,幸好能够隐居在这偏僻的地方,即使听到猿声鸟鸣又有什么烦恼呢?偶尔因药酒而忘却梅雨,反而在麦秋时节穿上了寒衣。岁月流逝,收获的橡实越来越多,生活的一半都在渔舟上度过。如果世人都没有知心的朋友,何不向这条溪流白头偕老?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猿鸟"、"梅雨"等自然景物,表现出自然与人心的交流。此外,“无知己”则隐含了对友谊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相伴的期盼。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年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隐居生活,常表现出一种洒脱和淡泊的情怀。
此诗写于一个寂静的环境中,诗人面对自然,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对友谊的渴望。背景可能是唐代社会动荡,很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避世。
《镜湖西岛言事》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作。诗开篇便以“慵拙”自谦,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洒脱。诗人处于荒僻之地,纵然听到猿鸟的叫声,也无所愁苦,说明他已然适应了这种孤独的生活。接下来提到因“药酒”而欺骗梅雨,反映出他对生活的一种无奈和对季节变化的适应。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享受着自然的馈赠,象征着他不断收获的心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若世人都没有知己,何不在这美丽的溪水旁共度余生,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安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对友谊的渴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猿鸟”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应向此溪成白头”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