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43
宿陈处士书斋
作者:朱庆馀 〔唐代〕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
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
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
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在这个地方搭建茅草屋,下马时就感觉到高雅的情趣。
菰叶在寒冷的塘边随晚风摇曳,杉树的阴影映在洁白的石头上。
炉中新泡的茶散发着淡淡的色泽,远处传来的钟声被雪隔开。
闲暇时相逢的人很少,吟诗时却常常因困倦而无法入睡。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隐逸生活的情趣和哲思。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宿陈处士书斋》写于朱庆馀隐逸生活的时期,表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环境恬静,充满了诗人的高雅情趣,反映出他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幽静的书斋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开篇“结茅当此地”即点明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茅草屋象征着简单而高尚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寒塘边的菰叶、杉树的阴影以及白石的明亮,意在展现自然的清幽和宁静。
“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一联,前半句描绘了茶的清香与温暖,后半句则将远处的钟声与雪的寂静结合,形成一种淡远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静谧感。最后两句“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则反映了诗人在闲适生活中感到的孤独,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无奈。这首诗不仅表现了隐逸的生活情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体现了唐诗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以隐逸生活的宁静和孤独为主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雅情趣的追求,表达了在孤独中追求艺术与美的心境。
朱庆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元代
诗中提到的“寒塘晚”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温暖
B. 寂静
C. 寒冷
D. 繁华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D. 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