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01
郡中即事
作者:白居易
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
空阔远江山,晴明好天气。
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事。
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
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
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
今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
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
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
诗的内容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潮水渐平,春日照耀,远处的山河空旷而明亮。诗人心中没有牵挂,四周自然景物让他感到愉悦。他吟诵诗篇,对着竹子吟唱,喝一杯酒,仰望云彩,心中恍惚。行走时借助拐杖,躺下时阅读书籍,静静入睡。长期养病的他,深知这份闲适的滋味。遥想繁华的城市,世人忙于追逐名利。今天正是双日,朝堂上有很多高官骑马来访。受宠之人要防止后悔,掌权者心中充满忧虑。为了得到名利的车马,恐怕这并不是真正的富贵。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风格以平易近人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生活琐事和社会百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从官场辞去,生活在长安的郡中,享受田园风光,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郡中即事》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生活的诗,展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的心境。诗的开头通过“潮初平”和“春日至”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事”的表达,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浮华生活的超然态度。
在诗中,白居易用“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表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仿佛在竹林间和云朵中寻找到灵感和快乐。他的生活方式简单而富有诗意,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生活的感慨。“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一句,透露出他经历了世俗的纷扰后,对闲适生活的深刻理解。
随着诗的深入,白居易的思绪逐渐转向对名利的反思。他“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的描述,反映了他对社会的观察和对人心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对繁华喧嚣的厌倦和对真实生活的追求。最后,他对权位的忧虑和对名利的警惕,再次强化了他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普遍心态,值得后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漠与反思。通过描写春日的宁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倡导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漫漫潮初平”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人通过“数篇对竹吟”表达了什么?
A. 忧虑
B. 自得其乐
C. 名利追逐
D. 旅行
诗中提到的“权者怀忧畏”主要是指什么?
A. 权力的享受
B. 权力带来的压力和恐惧
C. 权力的失去
D. 权力的获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白居易的作品更具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空灵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