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挽歌 其三

《古挽歌 其三》

时间: 2025-07-29 15:37:49

诗句

可惜罗衣色,看舁入水泉。

莫愁埏道暗,烧漆得千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5:37:49

原文展示:

古挽歌 其三 于鹄 〔唐代〕

可惜罗衣色,看舁入水泉。 莫愁埏道暗,烧漆得千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可惜了那华丽的衣裳颜色,看着它被抬进水泉之中。不要担心墓道昏暗,用漆封存可以保存千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罗衣:指华丽的衣裳。
  • 舁:抬。
  • 水泉:指墓穴。
  • 埏道:墓道。
  • 烧漆:用漆封存物品,以防腐烂。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写生活琐事,风格朴实自然。此诗为挽歌,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墓葬的描述。

创作背景: 挽歌是古代用于哀悼逝者的诗歌,此诗通过对逝者衣物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墓葬处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逝者衣物的处理和对墓葬的期待。首句“可惜罗衣色”,表达了诗人对逝者衣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逝者的身份和生活的奢华。次句“看舁入水泉”,描绘了衣物被抬入墓穴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哀伤。后两句“莫愁埏道暗,烧漆得千年”,则表达了对墓葬处理的乐观态度,认为用漆封存可以保存千年,不必担心墓道的昏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衣物的描述,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可惜罗衣色”:表达了诗人对逝者衣物的珍惜,罗衣象征着逝者生前的奢华和地位。
  2. “看舁入水泉”:描绘了衣物被抬入墓穴的场景,水泉象征着死亡和永恒的安息。
  3. “莫愁埏道暗”:安慰逝者不必担心墓道的昏暗,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关怀。
  4. “烧漆得千年”:认为用漆封存可以保存千年,表达了对逝者的永恒纪念。

修辞手法:

  • 象征:罗衣、水泉、埏道等词汇都具有象征意义,分别象征逝者的身份、死亡和墓葬。
  • 对比:通过“可惜”与“莫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衣物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死的思考,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永恒纪念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衣:象征逝者的身份和生活的奢华。
  • 水泉:象征死亡和永恒的安息。
  • 埏道:象征墓葬和逝者的安息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罗衣”象征什么? A. 逝者的身份和生活的奢华 B. 逝者的悲伤 C. 逝者的希望 答案:A

  2. 诗中的“水泉”象征什么? A. 死亡和永恒的安息 B. 生命的源泉 C. 逝者的家 答案:A

  3. 诗中的“烧漆得千年”表达了什么? A. 对逝者的永恒纪念 B. 对逝者的短暂纪念 C. 对逝者的遗忘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古诗十九首》中的《挽歌》
  • 陶渊明的《挽歌诗》

诗词对比:

  • 与《古诗十九首》中的《挽歌》相比,于鹄的这首挽歌更加简洁朴实,情感更加真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诗歌选》

相关查询

方舍舟九江适会仆射相公道过二林得非所期相 答林景清 题仙都山 偕张丈登峄山次韵 其一 路文园亭 赠易海州寅丈 送弘阳王丈之南光禄 游天宁寺次钟砺山韵 其二 游天宁寺次钟砺山韵 其一 秋日湖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古稀之年 牙字旁的字 红皮 田字旁的字 一场春梦 焚琴鬻鹤 内外亲 工字旁的字 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轸玉 译法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保纳舍藏 沉渐刚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