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2:24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
——苏辙
曾送飞龙白日翔,未应中路许还乡。
鹤归仍有当年伴,松老知经几度霜。
城下宝坊聊寄榻,朝中振鹭旧成行。
相逢出处何须问,五岭清平十月凉。
我曾经送走了那只在白日中飞翔的龙,没想到它在归乡的路上停留了。
归来的仙鹤依然有当年的伴侣,老松树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寒霜。
在城下的宝坊里,我暂且寄居,朝中飞翔的白鹭依旧成行。
我们相逢在何处,不必去询问,五岭之地清风徐来,十月的凉意正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苏辙在诗歌创作上,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题材,展现其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辙游览广州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以飞龙和鹤为引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无情的感慨。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意象,如白日、松树、白鹭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首句“曾送飞龙白日翔”直接点出与龙的相遇,象征着希望与理想的追求;而“未应中路许还乡”则透出一种无奈,暗示归乡之路的艰辛。诗中提到的“鹤归”和“松老”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对生命的深思,时间在流逝,伴侣和朋友的陪伴依然值得珍惜。最后一句“五岭清平十月凉”则用清爽的十月景象,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平静和安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安详,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归乡的渴望?
A. 城下宝坊聊寄榻
B. 未应中路许还乡
C. 五岭清平十月凉
诗中用来象征友谊的意象是哪个?
A. 飞龙
B. 鹤
C. 松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与《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均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对友谊的珍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后者则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人生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重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