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立秋二首

《立秋二首》

时间: 2025-07-29 09:11:46

诗句

西风袅袅木飕飕,身在江湖北岸州。

自古楚人词最好,为君重赋竟陵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1:46

原文展示:

立秋二首 西风袅袅木飕飕,身在江湖北岸州。 自古楚人词最好,为君重赋竟陵秋。

白话文翻译:

西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我身处江湖北岸的州郡。自古以来,楚地的人们创作的词最为出色,现在我为您重新赋写竟陵的秋天。

注释:

  • 西风袅袅:形容西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 木飕飕:形容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 江湖北岸州: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以北的某个州郡。
  • 楚人:指古代楚国的人民,楚国文化深厚,尤其以诗词著称。
  • 重赋:重新赋写。
  • 竟陵: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境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立秋时节,身处江湖北岸,感慨楚地文化,重新赋写竟陵秋天的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立秋时节,诗人身处江湖北岸,受到楚地文化的启发,决定重新赋写竟陵的秋天,表达对楚地文化的敬仰和对秋天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西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身处江湖北岸,自然联想到楚地文化的深厚,尤其是楚人的诗词创作。通过“自古楚人词最好”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楚地文化的敬仰。最后,诗人决定“为君重赋竟陵秋”,不仅是对竟陵秋天的重新描绘,也是对楚地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致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西风袅袅木飕飕”,通过“袅袅”和“飕飕”两个拟声词,生动地描绘了西风吹拂树叶的声音,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第二句“身在江湖北岸州”,交代了诗人的地理位置,为后文的楚地文化铺垫。
  • 第三句“自古楚人词最好”,直接表达了对楚地文化的敬仰,强调楚人诗词的卓越。
  • 第四句“为君重赋竟陵秋”,表明诗人决定重新赋写竟陵的秋天,既是对景色的描绘,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拟人:“西风袅袅”和“木飕飕”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西风和树叶以动态和声音,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对比:通过“自古楚人词最好”与“为君重赋竟陵秋”的对比,突出了楚地文化的卓越和诗人对其的敬仰。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楚地文化的敬仰和对秋天景色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立秋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楚地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秋天景色的深情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凉爽和变化。
  • 木飕飕:描绘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增强了秋天的氛围。
  • 江湖北岸州: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与楚地文化相联系。
  • 竟陵秋:竟陵的秋天,作为楚地文化的象征,被诗人重新赋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风袅袅木飕飕”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人身处的地方位于哪个方位? A. 江南 B. 江北 C. 江东 D. 江西

  3. 诗中提到的“楚人词最好”是指哪个地区的文化? A. 吴地 B. 越地 C. 楚地 D. 齐地

答案:

  1. C. 秋天
  2. B. 江北
  3. C. 楚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张耒的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杜甫《秋兴八首》:杜甫的这组诗也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立秋二首》与杜甫的《秋兴八首》都以秋天为背景,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楚地文化的敬仰,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楚辞》:了解楚地文化的经典之作,对理解张耒的诗有帮助。

相关查询

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 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 依韵答胡侍郎见寄 依韵答韩侍御 依韵答并州郑大资见寄 依韵酬章推官见赠 依韵酬益利钤辖马端左藏 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 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一·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助编 包含兜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霜木 耒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躬操井臼 以宽服民 兴利剔弊 面向对象的语言 感恩戴德 乛字旁的字 刻括 玄字旁的字 斯抬斯敬 纤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