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赵楶所收赵令穰大年烟林二绝 其一

《题赵楶所收赵令穰大年烟林二绝 其一》

时间: 2025-05-02 08:16:14

诗句

江上孤烟蔽远林,秋原人静下鸣禽。

水乡此景常经眼,谁信侯家画万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6:14

原文展示:

江上孤烟蔽远林,秋原人静下鸣禽。 水乡此景常经眼,谁信侯家画万金。

白话文翻译:

江面上,一缕孤烟遮蔽了远处的树林,秋天的原野上,人们安静地听着鸟儿的鸣叫。 水乡的这种景色我常常看到,谁能相信侯家的画作价值万金呢?

注释:

  • 孤烟:指江面上的一缕烟雾。
  • 蔽:遮蔽。
  • 远林:远处的树林。
  • 秋原:秋天的原野。
  • 鸣禽:鸣叫的鸟儿。
  • 水乡:指多水的地方,如江南水乡。
  • 侯家:指贵族或有权势的人家。
  • 万金:形容价值极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欣赏赵令穰的画作后所作,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和对水乡景色的熟悉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观赏赵令穰的画作《烟林图》后所作。赵令穰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张耒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画作的深刻印象和对水乡景色的亲切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江上孤烟、秋原鸣禽的宁静画面。首句“江上孤烟蔽远林”,以孤烟遮蔽远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次句“秋原人静下鸣禽”,则通过秋原的宁静和鸣禽的叫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宁静感。后两句“水乡此景常经眼,谁信侯家画万金”,表达了作者对水乡景色的熟悉和对画作价值的认可,同时也透露出对贵族画作的赞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艺术价值的肯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孤烟蔽远林”:这句描绘了江面上的一缕孤烟,遮蔽了远处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
  2. “秋原人静下鸣禽”:这句通过秋原的宁静和鸣禽的叫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宁静感。
  3. “水乡此景常经眼”: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水乡景色的熟悉,暗示了这种景色在作者生活中的常见。
  4. “谁信侯家画万金”: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画作价值的认可,同时也透露出对贵族画作的赞叹。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孤烟蔽远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江面上的烟雾。
  • 拟人:通过“秋原人静下鸣禽”的拟人手法,赋予了秋原和鸣禽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上孤烟、秋原鸣禽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艺术价值的肯定。同时,通过对水乡景色的熟悉和对贵族画作的赞叹,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烟:象征着朦胧和深远。
  • 远林: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 秋原: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宁静的生活。
  • 鸣禽:象征着自然的声音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烟”指的是什么? A. 江面上的一缕烟雾 B. 远处的树林 C. 秋天的原野 D. 鸣叫的鸟儿

  2. 诗中的“秋原人静下鸣禽”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热闹的场景 B. 宁静的场景 C. 悲伤的场景 D. 激动的场景

  3. 诗中的“谁信侯家画万金”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自然美景 B. 艺术价值 C. 贵族生活 D. 水乡景色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对比:

  • 张耒的《题赵楶所收赵令穰大年烟林二绝 其一》与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艺术价值的肯定,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作。

相关查询

导引·中兴复古 导引·凤箫声断 导引·鼎湖龙远 导引·九虞初毕 导引·帝皇盛烈 导引·於皇祖烈 导引·天仪安豫洽无为 导引·龙驰驾 导引·宝图全盛 导引·穆清冲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言飞语 七五三 阴谋诡计 生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秽闻 清贫寡欲 包含劝的成语 没心没想 游视 鹍化 立刀旁的字 缩手缩脚 文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老保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