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30
蔡子应郎中挽诗二首
独秀声名楚水东,
妙年腾达俊游中。
文昌寓直风云近,
神武归来猿鹤同。
居士人非禅板寂,
少微星暗宝函空。
知心不必悲生死,
欲向何方觅是翁。
这首诗表达了对蔡子应郎中的追思与悼念。诗中提到他在楚水之东声名显赫,年轻时才华横溢,游玩四方。文昌星在天上闪烁,暗示他才华的光辉;神武星的归来则象征着荣耀与归属,像猿与鹤共飞。诗人感慨,居士的心态并非一味追求清静,少微星的暗淡则暗示着人世间的无常。对生死的看法,知心朋友之间无需悲痛,心中所想的方向,在哪里能找到故人呢?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这首诗是李弥逊为悼念蔡子应郎中而作,蔡子应生前才华横溢,深受人们尊敬。诗作中流露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
这首《蔡子应郎中挽诗二首》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诗的开头以“独秀声名楚水东”引入,展示了蔡子应的卓越才能和显赫的名声,紧接着描绘他年轻时在游历中所展现的风华与才智,体现出一种对友人的仰慕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运用了文昌和神武等星象的比喻,象征着蔡子应的才华与荣耀。这些意象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他不幸早逝的惋惜。
最后两句则引导我们思考生死的关系,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生与死并不是绝对的悲哀,真正的朋友之间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心灵的沟通才是最为重要的。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洞察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怀念与追思,以及对生死的哲理性探讨,强调了真挚的友谊和心灵的沟通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
诗中提到的“文昌”象征什么?
“独秀声名楚水东”中的“楚水”指的是?
诗歌最后一句“欲向何方觅是翁”表达了什么情感?
可以将李弥逊的这首挽诗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但李弥逊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陆游则更多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