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年年江上清秋节

《虞美人·年年江上清秋节》

时间: 2025-04-26 03:45:38

诗句

年年江上清秋节。

盏面分霜月。

不堪对月已伤离。

那更梅花开後、海棠时。

剑溪难驻仙游路。

直上云霄去。

藕花恰莫碍行舟。

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5:38

原文展示

虞美人·年年江上清秋节
作者:李弥逊 〔宋代〕

年年江上清秋节。
盏面分霜月。
不堪对月已伤离。
那更梅花开後海棠时。
剑溪难驻仙游路。
直上云霄去。
藕花恰莫碍行舟。
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

白话文翻译

每年在江边的清秋时节,
月光照在酒杯上,宛如霜的映照。
我无法对着明月思念已逝的相聚。
更何况梅花盛开后,海棠花也时已凋零。
剑溪的美景难以留住这仙游的道路,
我只想直上云霄,远离尘世的烦恼。
莲花的绽放不要妨碍我的行舟,
我得在八月的潮头,及时赶到扬州。

注释

  • 清秋节:指的是秋季的清明节,寓意清冷的秋天。
  • 盏面:酒杯的表面。
  • 霜月:指秋天的月亮,象征寒冷和清冷的气候。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傲骨。
  • 海棠时:指海棠花盛开的时节,常与美好时光相联系。
  • 剑溪:诗中描绘的一个优美的溪流。
  • 藕花:荷花,象征着清雅和纯洁。

典故解析

“剑溪”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点,通常与文人墨客的游览和吟咏相结合,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海棠时”则常常用来寓意美好的爱情与人生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词人,其词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秋季,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江上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开头的“年年江上清秋节”便拉开了秋季的帷幕,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作者细腻地描绘了秋夜的月光与酒杯的映照,月光如霜,既美丽又冷清,传达了思念之情的凄凉。

“梅花开后海棠时”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梅花的坚韧与海棠的柔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然而又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剑溪难驻仙游路”,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虽有美景,但却难以长留,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一句“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则是对未来的期望与追求,希望在潮水的助力下,能够及时到达理想之地,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年江上清秋节:每年秋天的江边,时光如水,令人感伤。
  2. 盏面分霜月:酒杯上映照着如霜般的月光,增添了几分清冷。
  3. 不堪对月已伤离:无法面对明月,心中充满对离别的伤感。
  4. 那更梅花开後海棠时:更何况梅花盛开后,海棠花也随之凋零,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
  5. 剑溪难驻仙游路:剑溪的美丽风景难以留住,人生的路途更是短暂。
  6. 直上云霄去:向往飞升,脱离尘世的烦恼。
  7. 藕花恰莫碍行舟:莲花的美丽不要妨碍我的行舟,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坚定。
  8. 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希望能在八月潮头,及时到达扬州,寓意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盏面分霜月”,通过比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象征:梅花与海棠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旅途。
  2. :象征思念与孤独。
  3. 梅花:象征坚韧和美好。
  4. 海棠:象征短暂的美好与对理想的追求。
  5. 剑溪:象征自然的美丽与人文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弥逊
    • C. 杜甫
  2. “剑溪难驻仙游路”这句的意思是?

    • A. 剑溪的景色如梦
    • B. 剑溪的美丽景色无法长留
    • C. 剑溪是个理想的游览地
  3.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坚韧与美好
    • B. 时光流逝
    • C. 离别的伤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名词,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李弥逊的词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弥逊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李弥逊诗词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途中作 云梦泽 题敬爱寺楼 题元处士高亭(宣州) 题村舍 秋感 题刘秀才新竹 宫祠二首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郡斋独酌(黄州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会最 夕字旁的字 素篆 舌字旁的字 罗幌 遗物 麥字旁的字 发愤图强 凶行 高文典册 残丝断魂 吉凶祸福 卜字旁的字 连珠合璧 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