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5:38
虞美人·年年江上清秋节
作者:李弥逊 〔宋代〕
年年江上清秋节。
盏面分霜月。
不堪对月已伤离。
那更梅花开後海棠时。
剑溪难驻仙游路。
直上云霄去。
藕花恰莫碍行舟。
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
每年在江边的清秋时节,
月光照在酒杯上,宛如霜的映照。
我无法对着明月思念已逝的相聚。
更何况梅花盛开后,海棠花也时已凋零。
剑溪的美景难以留住这仙游的道路,
我只想直上云霄,远离尘世的烦恼。
莲花的绽放不要妨碍我的行舟,
我得在八月的潮头,及时赶到扬州。
“剑溪”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点,通常与文人墨客的游览和吟咏相结合,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海棠时”则常常用来寓意美好的爱情与人生的短暂。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词人,其词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秋季,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江上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开头的“年年江上清秋节”便拉开了秋季的帷幕,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作者细腻地描绘了秋夜的月光与酒杯的映照,月光如霜,既美丽又冷清,传达了思念之情的凄凉。
“梅花开后海棠时”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梅花的坚韧与海棠的柔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然而又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剑溪难驻仙游路”,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虽有美景,但却难以长留,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一句“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则是对未来的期望与追求,希望在潮水的助力下,能够及时到达理想之地,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剑溪难驻仙游路”这句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