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4:20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
我曾是英俊之士,出身于神尧的后裔。如今在珊瑚市上可遇到的美好事物已经没有,而良马却依然可以有人拥有。早年我就看到了你的标志性风格,你的才华犹如冲天的星斗。你事业丰盛,拥有清明的政务,而我却独自在官司中守着自己的岗位。最近你树立的良好政绩,大家都在传颂。艰难的时光让我明白了安稳的可贵,我在冗长的岁月中不敢轻举妄动。我心中仍然有历练的经历,愈加明亮的理想让我更持久。讨论事情时我总是保持理智,处理纷扰的事务也得心应手。我的书箱里积累了许多讽刺和劝谏的文章,而我在宫阙中却被限制奔走。即使入幕未能施展才华,手握权衡之物又有谁来做我的搭档。我的亲友问我为何沉寂,我心中对衰老的事情感到珍惜和惋惜。白发渐生的南方老翁,寄身于北方的老者。真是跌入穷困的境地,或许就像失去家业的狗。秋天干枯的洞庭湖石头,风飒飒吹过长沙的柳树。高兴时在荆衡的地方,知音之人让我回首往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奉赠李八丈判官》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困苦之际。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朋友李八丈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与无奈。
这首诗不仅是对李判官的赞美,更是杜甫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珊瑚市则无”和“騄骥人得有”,展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落感。诗的开头便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引入,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风采和对家族的自豪感,而随后却是对现状的无奈与惋惜,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充分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尤其是对“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寥和悲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种情感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对唐代社会的深刻观察与反思,体现了杜甫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艰辛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反映出唐代政治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李八丈判官是指哪个方面的人物?
诗中“艰难体贵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