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4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43:20
秋来风瑟瑟,群马胡行疾。
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
天子庙堂拜,将军玉门出。
纷纷伊洛间,戎马数千匹。
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
平生怀伏剑,慷慨既投笔。
南登汉月孤,北走燕云密。
近取韩彭计,早知孙吴术。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秋天来了,风萧瑟瑟,群马奔腾如飞。
严城白天不开放,伏兵暗中相互错失。
天子在庙堂上叩首礼拜,将军从玉门出征。
伊洛河间,战马纷纷,数以千计。
军门压着黄河,士气如日中天。
我一生怀抱着伏剑,慷慨激昂却已投笔。
南面登上汉月,北面奔向燕云密布。
近来借鉴韩彭的计策,早已明白孙吴的策略。
丈夫志在万里,谁能扫除一室的烦恼呢?
作者介绍:刘希夷,唐代诗人,字子华,号松隐,曾任给事中,因才华横溢而受到重用。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边塞和战争的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国家面临外敌侵扰,诗人以个人的悲壮情怀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向往,展现了士兵的豪情与壮志。
《相和歌辞·从军行》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壮志的诗作,诗人在描绘秋天的严酷气候与战场的紧张气氛的同时,展现了自己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诗的开头以“秋来风瑟瑟”引入,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气氛,暗示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归属感缺失。接着,诗人通过描写严城的戒备和伏兵的隐蔽,表现出战争的紧迫感。
“天子庙堂拜,将军玉门出”一句,体现了国家权力的运作和将士出征的决心,暗示了国家在外敌威胁下的反应。后面的“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生动地描绘了军队的壮盛与战斗的激烈,彰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平生怀伏剑,慷慨既投笔”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与无奈,虽有报国之志,却因现实的局限而无法施展。最后几句通过对历史军事策略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渴望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历史厚重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战争与英雄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向往,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在历史的回顾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思考,激发了读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秋天的气氛是如何的?
“天子庙堂拜”中的“庙堂”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伏剑”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