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8:02
琵琶仙
作者: 姚燮 〔清代〕
张态辞家,抱酸味一点湘梅青豆。
怜恁瑟瑟啼珠,凄零满衫袖。
须莫使佳春病过,絮般弱燕般消瘦。
夜雨重帘,桃花二月,容易红僽。
要留听琼树欢歌,倩屏背雏鹦赚开口。
谁料落弦秋响,似台城衰柳。
风隔幕琴弹画鹄,妒玉魫绮梦圆就。
漫把解曲龙津只供传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抚琴女子的孤独和忧伤。她看着窗外的湘梅青豆,感受到春天的酸楚与凄凉,衣袖因泪水而湿透。希望春天不要再让人痛苦,像那细弱的燕子一样消瘦。夜雨打在重重的帘幕上,桃花在二月时节很容易就凋零。期盼能听到琼树下的欢歌,想让背后的鹦鹉开口歌唱。谁知道秋天的弦音像台城的衰柳一样凋零。微风中,琴声与画中的鸿雁相隔,嫉妒那美丽的梦如玉般完美。最终,漫将解开的曲子送到龙津,只为供人传酒。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丽,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描写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常通过诗词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诗中多有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秋天的感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琵琶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姚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抚琴女子的孤寂与对春天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春天与秋天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开头便以“张态辞家”引入,暗示告别与离愁,接着用“湘梅青豆”来传达内心的酸楚,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美好。一句“怜恁瑟瑟啼珠,凄零满衫袖”,刻画出女子因琴声而引发的泪水,展现了情感的深邃与复杂。诗中“夜雨重帘,桃花二月,容易红僽”则以自然景物的变幻来映衬内心的忧愁,表现出春天的脆弱如同桃花一般。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上都极具艺术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情感真挚动人,深刻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梅青豆”主要代表什么情感?
诗中哪个意象用来对比春天的脆弱?
诗中“夜雨重帘”给人怎样的感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