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31
重对沧鸥,蓦回眼换却,年时春色。
幽愫曾约丝杨,依依待归客。
多少意釭花细剪,怕吟望照来头白。
急轸心凋,危弦泪咽,还恋今夕。
又看到宫蜡烟残,叹春后风光几虚掷。
料理茧蚕孤绪,付微吟呵壁。
偏梦里清歌易散,更暮云睇断天北。
准备离笛,千愁瘦魂禁得。
重新面对碧海苍鸥,蓦然回首,却换了年华春色。
幽幽的情愫曾经约定在柳丝杨树下,依依不舍地等待归来的客人。
多少情意如同细剪的花瓣,害怕吟唱时目光照见了白发。
心中急迫的愁绪凋零,危急之时弦音泪流,更加眷恋今夜。
又看到宫廷的蜡烛烟火残留,叹息春天过后风光何其虚掷。
料理孤独的茧蚕情绪,付出微弱的吟唱呵护墙壁。
偏偏在梦中清歌易散,愈发望向北方云层断裂。
准备离去的笛声,千愁瘦魂难以承受。
作者介绍:郭则沄,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其诗词常蕴含阴柔之美,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作者生病未能赴约时,表达了对失去时光的感慨与对亲友的思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琵琶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孤独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重对沧鸥”引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由的渴望。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透过“幽愫”与“归客”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等待与期盼。这种情感在“多少意釭花细剪”中达到高潮,诗人用细腻的意象表现对时间流逝的恐惧与对青春的怀念。
后半部分的“准备离笛”则暗示了即将的离别与无奈,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时所产生的愁苦与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在古典诗词中显得尤为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变化中所经历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沧鸥”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幽愫”指的是?
诗人对“春光”的态度是?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