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3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9:30
寒月孤篷,空载得黄叶满船而返。
又早白雁,声声离程趁秋晚。
极目是芦烟苇雪,竹林外荒罾谁管。
田舍柴荆,酒家灯火,供客鱼饭。
问溪上聚族居人,看如此风波出门懒。
耐得生涯淡泊,水石眠安稳。
听处处焙茶捣纸,愿一年春雨无损。
怎识岁暮归途,拥炉肠断。
在寒冷的月夜里,我独自一人乘船,船上满载着秋天落下的黄叶,准备归航。白色的大雁已经飞走,声声鸣叫着向着秋天的晚期飞去。远处望去,满眼是芦苇的烟雾和覆盖着白雪的草地,竹林外的荒滩上无人打理。田间小屋的柴荆围绕,酒家的灯火闪烁,给客人提供鱼饭。问那些住在溪边的人,看到这样的风波,他们出门的兴致也懒散了。生活如此淡泊,我能够耐得住,像水石一样安稳地睡眠。听到四处都有焙茶和捣纸的声音,希望在这一年中春雨不会影响到。怎么能知道年暮归途的艰难,抱着炉子让我心肠断裂。
叶大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抒情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秋冬之际,诗人可能在一次夜泊之中,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的淡泊态度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冬天的寒冷,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途、生活的思考。
《琵琶仙 橘溪夜泊》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秋冬交替时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深远的意境。首句“寒月孤篷”便设定了孤独的基调,诗人在船上与秋风共处,黄叶满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又早白雁”则引出了离别主题,白雁的鸣叫声声入耳,倍添诗人的孤独感。
诗中对自然的描写细腻入微,尤其是“极目是芦烟苇雪”,在宁静的夜色中,芦苇与雪的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冷清的秋冬画面。接着,诗人回到生活的琐碎,描绘了田舍的柴荆和酒家的灯火,展示了乡村的温暖与人情味。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生活淡泊的态度,虽然面对岁暮归途的无奈与孤独,但他依然希望生活能如春雨般温和。今年的春雨无损,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对生活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归属的深刻思考,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力量。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归属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的深情眷恋。通过描绘秋冬的景象,诗人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孤独,但同时又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中“寒月孤篷”意指什么?
诗人希望今年的春雨能如何?
诗中提到的“白雁”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