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善福寺阁

《善福寺阁》

时间: 2025-04-23 19:08:47

诗句

残霞照高阁,青山出远林。

晴明一登望,潇洒此幽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08:47

诗词名称: 善福寺阁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残霞照高阁,青山出远林。
晴明一登望,潇洒此幽襟。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余晖照耀着高高的阁楼,远处的青山从林中显现出来。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登上阁楼远望,感到心旷神怡,抒发出这份幽静的情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残霞:指夕阳西下时,天边的余晖。
  • 高阁:指高耸的楼阁,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 青山:远处的青色山峦,常用来描绘自然的雄伟。
  • 潇洒:形容行为举止自然洒脱,也可指心境开阔。
  • 幽襟:指幽静的情怀或心境。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高阁”与“青山”的意象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和情怀,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擅长诗歌与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善福寺阁》写于韦应物游览善福寺阁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诗作反映了他在高阁上俯瞰山河时的悠然自得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善福寺阁》是一首表现山水意境的诗,韦应物通过描绘夕阳与青山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平静。开头的“残霞照高阁”,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而略显悠远的场景,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高阁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接着“青山出远林”,从高处俯瞰,青山从远处的树林中显现,给人一种深邃和辽阔的感觉。

在“晴明一登望”中,诗人登高望远,心中自然生出一种开阔的感觉。最后一句“潇洒此幽襟”,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残霞照高阁: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照亮阁楼,展现出温暖而宁静的画面。
  2. 青山出远林:远处的青山穿透树林,给人一种层次感和宽阔的视野。
  3. 晴明一登望:在晴朗的日子里,诗人登上阁楼,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4. 潇洒此幽襟:表达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中,心境的开阔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心情相结合,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残霞”和“青山”,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对比,增加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传达出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霞:象征夕阳的余晖,代表着温暖与宁静。
  • 高阁:象征追求高远理想的空间。
  • 青山:代表自然的伟大与持久,亦可象征人生的远景。
  • 潇洒:象征一种超然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山”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力量
    B. 对未来的期望
    C. 自然的伟大与持久
    D. 诗人的孤独

  2. “晴明一登望”中的“登望”意味着什么? A. 去旅行
    B. 眺望远方
    C. 攀爬山峰
    D. 观察天气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善福寺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之处,两者皆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韦应物通过高阁的视角描绘广阔的自然景象,而王维则通过静谧的山居生活表达了心灵的宁静。两者在意象上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韦应物更侧重于开阔的视野,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韦应物研究》

相关查询

诉衷情 赠魏老 诉衷情 其一 用刘随州句 诉衷情 九日 诉衷情·古今多少利名人 诉衷情 诉衷情·鄞江云气近蓬莱 诉衷情 夜思 诉衷情·净揩妆脸浅眉 诉衷情 其五 诉衷情 寄怀闺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酒阑人散 千金一掷 蛟穴 啮噬 刻薄寡恩 顿口无言 用字旁的字 言出患入 重此抑彼 黍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絶倒 工字旁的字 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顾复 厂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