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乐燕行

《乐燕行》

时间: 2025-04-26 02:59:01

诗句

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

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

一弹和妙讴,吹去绕瑶台。

艳雪凌空散,舞罗起徘徊。

辉辉发众颜,灼灼叹令才。

当喧既无寂,中饮亦停杯。

华灯何遽升,驰景忽西颓。

高节亦云立,安能滞不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9:01

原文展示:

乐燕行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
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
一弹和妙讴,吹去绕瑶台。
艳雪凌空散,舞罗起徘徊。
辉辉发众颜,灼灼叹令才。
当喧既无寂,中饮亦停杯。
华灯何遽升,驰景忽西颓。
高节亦云立,安能滞不回。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让我们尽情欢庆,快乐的时光不会再回来。
赵国的瑟已经高高地拉响,清脆的音响驱散了浮尘。
轻轻一弹,和谐的歌声吹散了围绕在瑶台上的悠扬乐曲。
如艳丽的雪花在空中飞舞,舞动的罗裙轻盈地徘徊。
光辉照耀着众人的面庞,令人赞叹的才华如此灼灼炫目。
在喧嚣之后便无寂静,中间饮酒也停下了杯子。
华灯怎能如此迅速升起,景色瞬间向西方倾斜。
高洁的情操仍然屹立,怎能停滞不前呢?

注释:

  • 良辰且燕乐:良辰美景,尽情欢乐。
  • 赵瑟:古代的乐器,象征音乐。
  • 音响清尘埃:音乐声清澈,驱散了尘埃。
  • 瑶台:指美丽的地方,常用来指代乐舞之地。
  • 艳雪凌空散:如雪般美丽的舞姿在空中飞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公度,号子晏,生于公元737年,卒年不详。他早年游历,后任职贞观年间,颇有文采。韦应物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欢聚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欢乐时光的珍惜和对音乐舞蹈的喜爱,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把握。

诗歌鉴赏:

《乐燕行》是一首描绘欢乐时光和音乐舞蹈的诗,韦应物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那一刻的美好与短暂表现得淋漓尽致。诗开篇即以“良辰且燕乐”引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通过“赵瑟正高张”描绘音乐的美妙,更通过“音响清尘埃”表现音乐的清新脱俗。在乐声中,舞者的身影如同“艳雪凌空散”,如此轻盈灵动。韦应物在诗中对美的描绘细腻入微,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欢快的场景,感受到音乐与舞蹈带来的愉悦。最后,诗人以“高节亦云立,安能滞不回”总结,表明对高尚情操的坚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珍惜当下。全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良辰且燕乐:美好的时光,尽情享乐。
  2. 乐往不再来:快乐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3. 赵瑟正高张:赵国的瑟乐器正在演奏。
  4. 音响清尘埃:乐声清脆,荡涤尘埃。
  5. 一弹和妙讴:轻轻一弹,和谐的歌声响起。
  6. 吹去绕瑶台:乐声环绕,飘散在瑶台之上。
  7. 艳雪凌空散:如艳丽的雪花在空中飞舞。
  8. 舞罗起徘徊:舞动的罗裙轻盈地舞动。
  9. 辉辉发众颜:光辉照耀着众人的面庞。
  10. 灼灼叹令才:令人赞叹的才华引人注目。
  11. 当喧既无寂:喧闹之后便没有寂静。
  12. 中饮亦停杯:酒也暂时停杯。
  13. 华灯何遽升:华灯为何如此迅速升起。
  14. 驰景忽西颓:景色瞬间向西方倾斜。
  15. 高节亦云立:高洁的情操仍然屹立。
  16. 安能滞不回:怎能停滞不前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比作“艳雪”,突出舞姿的轻柔。
  • 对仗:如“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音乐以清新和驱散尘埃的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良辰:象征美好的时光。
  2. 燕乐:象征欢快的情绪。
  3. 赵瑟:象征音乐的高雅。
  4. 瑶台:象征美丽的舞台。
  5. 艳雪:象征舞者的美丽与轻盈。
  6. 华灯:象征夜晚的繁华与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乐燕行》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欢乐时光与音乐
    C. 离别感伤

  2. “乐往不再来”中“乐”指的是什么? A. 欢乐的时光
    B. 音乐乐器
    C. 舞蹈

  3. 诗中提到的“赵瑟”是指什么? A. 一种饮品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舞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表现对亲情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情。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乐燕行》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是描写欢聚与饮酒的诗歌。韦应物更注重音乐与舞蹈的描绘,而李白则强调豪放的饮酒与人生哲理。两者虽主题相近,但风格各异,前者细腻柔和,后者则奔放豪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减字木兰花(客赠梅花一枝,香色奇绝,为赋此词) 临江仙(甲子中秋微雨,闻施君家宴,戏赠) 南歌子(民先兄寄野花数枝,状似蓼而丛生。夜置几案幽香袭人戏成一阕) 水调歌头 念奴娇(符昌研写寄朱胡梅词,酬唱语皆不凡,因次其韵) 会稽东小山 六羡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殡的词语有哪些 比岁不登 罗掘一空 身字旁的字 暗中倾轧 寸字旁的字 荆江 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置水不漏 病字头的字 神闲气定 包含突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守的成语 龠字旁的字 包含匾的词语有哪些 裹挟 志公 注塑 皿字底的字 窘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