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5:53
原文展示:
远客 野客频经雨,深林独闭门。 故人俱杀戮,稚子共朝昏。 城郭无归路,江湖有断魂。 夜寒灯焰短,呜咽对残樽。
白话文翻译:
在野外旅行的客人频繁遭遇雨淋,独自在深林中关闭门户。 老朋友们都遭到了杀戮,只有年幼的孩子与我共度朝夕。 城郭中已无归途,江湖上却有断魂的哀愁。 夜晚寒冷,灯火微弱,我对着残酒杯低声哭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战乱时期的苦难和个人孤寂的情感。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战乱时期,诗人作为流亡者,经历了亲友的死亡和家园的丧失,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绝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旅人的孤独和哀伤。诗中“野客频经雨”和“深林独闭门”形象地描绘了旅人的艰辛和孤独。而“故人俱杀戮”和“稚子共朝昏”则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亲友离散和家庭的破碎。最后两句“夜寒灯焰短,呜咽对残樽”更是以凄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尽哀愁和对未来的绝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乱中的孤独和哀伤。诗人通过描绘旅人的艰辛旅途、亲友的离散、无家可归的绝望,以及夜晚的孤寂凄凉,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刻控诉和对未来的绝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野客频经雨”中的“频经雨”比喻了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旅途的愉快 C. 旅途的安全 D. 旅途的风景
诗中“深林独闭门”中的“闭门”赋予了什么以人的行为? A. 深林 B. 野客 C. 故人 D. 稚子
诗中“城郭无归路,江湖有断魂”中的对仗增强了什么效果? A. 节奏感 B. 对比效果 C. 和谐感 D. 重复效果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