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9:27
马蹄才发,阳平门外,望里是淮安。
可怜此地,曾经流浪,一十五年前。
曲江高会知何处,秋水晚生烟。
惟有垂杨,千条万缕,还挂酒楼边。
马蹄刚刚起步,阳平门外,眼前望去是淮安。
可怜这个地方,我曾在这里流浪,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曲江的盛会如今又在哪里呢?秋水轻烟袅袅升起。
唯有那垂杨,千丝万缕,依然挂在酒楼边。
作者介绍:毛奇龄(约1620年-1690年),字希言,号怀庵,晚号华甫,清代诗人,以其清丽自然的诗风和对故乡的眷恋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离开故乡多年之后,表达了对故乡淮安的怀念与思考,反映了他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少年游 其二 过淮城口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故乡淮安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开篇“马蹄才发”,生动描绘了行旅的开始,仿佛听见马蹄声在耳边回响,诗人目光所及的淮安,承载着他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接着,诗人感慨“可怜此地,曾经流浪”,一方面表达对流浪岁月的无奈,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
“曲江高会知何处”,诗人借古代盛会的意象,唤起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渴望与昔日的朋友重聚。最后,垂杨的意象既可见诗人对美好记忆的留恋,也暗示着他内心的孤独和伤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时光的无奈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怀念故乡与时光流逝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往昔的眷恋。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平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曲江高会知何处”中的“高会”是指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对故乡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但毛奇龄的诗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