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刘琨诗 其二

《答刘琨诗 其二》

时间: 2025-07-27 21:59:54

诗句

谁言日向暮,桑榆犹启晨。

谁言繁菜实,振藻耀芳春。

百炼或致屈,绕指所以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59:54

原文展示:

答刘琨诗 其二
作者: 卢谌 〔魏晋〕

谁言日向暮,桑榆犹启晨。
谁言繁菜实,振藻耀芳春。
百炼或致屈,绕指所以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说太阳已经落山,桑树和榆树依然可以迎接早晨的光辉;谁说繁茂的菜叶已经结实,水草依旧能够在春天的阳光下闪耀。经过百般锤炼,或许会导致屈服,但最终还是能如指尖般灵活自如。

注释:

  • 日向暮:太阳向西落,指日暮。
  • 桑榆:桑树和榆树,常用来比喻晚年。
  • 启晨:迎接清晨的光辉。
  • 繁菜:茂盛的菜叶。
  • 振藻:摇动水草,指水中植物的繁茂。
  • 百炼:经过多次锤炼,形容经历许多困难。
  • 绕指:指灵活自如,形容手指的灵巧。

典故解析:

“桑榆”一词源自《诗经》,常用来比喻老年或晚年。此处用来表达即使在生命的暮年,依然可以迎接新的希望与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谌,字景升,魏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于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魏晋时期,正值士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个人价值追求的时代。卢谌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生命和希望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时间流逝与生命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开头两句以“谁言”反问的方式,质疑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消极看法,强调即使是在黄昏时分,桑榆依然可以迎接新的一天。这种意象不仅传达了希望,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百炼”引入了人生的经历,暗示经过磨难后所获得的智慧与能力,强调了坚持与努力的重要性。这首诗整体情感积极向上,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言日向暮,桑榆犹启晨:反驳日落即暗淡的观点,强调即使在暮年,生机依然存在。
    • 谁言繁菜实,振藻耀芳春:同样反驳繁忙生活的无望,说明即使在艰难中,仍有美好存在。
    • 百炼或致屈,绕指所以伸:经历磨难后,少数屈服的可能性最终会导致灵活的结果。
  • 修辞手法

    • 对比:日向暮与桑榆,繁菜与水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生命的多样性。
    • 反问:通过反问的形式,增强诗歌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强调无论面临何种困境和挑战,生命的希望和光明始终存在,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向上。

意象分析:

  • :象征希望与光明。
  • 桑榆:象征老年和生命的延续。
  • 繁菜:象征生活的繁荣。
  • 振藻: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桑榆”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命的希望
      C. 生命的繁荣
      答案: B

    2. 诗中“百炼或致屈”意指什么? A. 辱骂
      B. 经历磨难
      C. 轻易放弃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怀,展现了不同的生命阶段的情感。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学与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法曲献仙音 隔浦莲近拍 满庭芳 一落索 一落索 点绛唇(集句) 迎春乐 迎春乐 浣溪沙(木樨) 远京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小道大成 杏林春满 弃繻年 心醉魂迷 尊结尾的成语 走骤 虎字头的字 几字旁的字 唱沙作米 离肺 艮字旁的字 烽燧 雅结尾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一飧之德 息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