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15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其二
作者: 王庭珪 〔宋代〕
大厦元非一木支,
欲将独力拄倾危。
痴儿不了公家事,
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
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
在处江山足护持。
这座大厦并不是一根木头就可以支撑的,
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来撑住倾斜的危局。
愚昧的孩子不懂得公家的事情,
真正的男子汉要为天下的奇伟之事而努力。
当日那些谄媚之人都已退缩,
我心中明白我一生的忠义。
只希望能在新州吃饱饭,
在这里我能护持江山的安稳。
该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忠义”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常常用来赞颂忠诚和正义的品德。
王庭珪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情感丰富、语言简练而著称。王庭珪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面对社会的不公和政治的腐败,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慨与理想。
此诗作于作者将朋友胡邦衡贬至新州时,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对时局的感慨。通过对“忠义”的强调,反映了作者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整首诗以“支撑大厦”的隐喻开头,传达出国家的根基并非单靠一人之力,而是需要众人的共同努力。诗中对“痴儿”的批判,暗示着社会上许多人对于国家大事的无知与漠然,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接着,王庭珪提到“奸谀”,则是一种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控诉,表达了对那些只知谄媚而不知忠义之人的不满。而最后两句,诗人表现出对新州安稳生活的渴望,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为深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忠义与责任,呼唤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中肩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忠义精神的坚持。
这首诗开头提到“大厦”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A. 个人的力量
B. 国家和社会的根基
C. 朋友的命运
D. 诗人的理想
“痴儿”在诗中指代什么样的人?
A. 有智慧的人
B. 不懂公家事的人
C. 忍耐的人
D. 勇敢的人
诗中表达的忠义主要是指什么?
A. 个人的幸福
B. 对家庭的责任
C. 对国家的责任
D. 对朋友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