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李镡(镡自维扬遇乱,东入山中)

《赠李镡(镡自维扬遇乱,东入山中)》

时间: 2025-04-26 13:51:58

诗句

君行君文天合知,见君如此我兴悲。

只残三口兵戈后,

才到孤村雨雪时。

著卧衣裳难办洗,旋求粮食莫供炊。

地炉不暖柴枝湿,犹把蒙求授小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1:58

原文展示

赠李镡(镡自维扬遇乱,东入山中)
杜荀鹤 〔唐代〕
君行君文天合知,
见君如此我兴悲。
只残三口兵戈后,
才到孤村雨雪时。
著卧衣裳难办洗,
旋求粮食莫供炊。
地炉不暖柴枝湿,
犹把蒙求授小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君子,我知你行文的高远,
看到你如此境遇,我心中感到悲伤。
只剩下三口人,经历了战乱,
刚到这孤孤单单的村庄,外面下着雨雪。
穿着衣服难以清洗,
急需粮食却无法做饭。
地炉不暖,柴火湿透,
我仍然把求助的请求交给小儿。

注释

字词注释:

  • 君行君文:君子所行所文,指的是李镡的品德与才华。
  • 兵戈后:经历了战争后。
  • 孤村:指的是偏僻的村落。
  • 旋求:很快地寻求。
  • 地炉:指的是在地面上生火的炉子。
  • 蒙求:指向小孩求助。

典故解析:
李镡是唐代的一位文士,因战乱流亡,诗中反映了他在战乱后生活困顿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同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40-912年),字季明,号青溪,唐代诗人,主要以写诗抒情和咏怀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李镡遭遇战乱后,流落山中的背景下写成,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惋惜。

诗歌鉴赏

《赠李镡》是一首深情的送别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李镡的深切关怀和对他遭遇的悲悯。诗的开头,诗人以“君行君文”传达了对李镡品德与才华的高度评价,接下来的“见君如此我兴悲”,则突出了诗人的忧虑和悲伤,显示了诗人与李镡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中“只残三口兵戈后”一句,描绘了李镡家庭在战乱中所遭受的破坏,生动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接下来的描写“孤村雨雪时”,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突显了李镡在困境中的无助与悲惨。

“著卧衣裳难办洗,旋求粮食莫供炊”,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李镡生活上的困窘,表达了对他生存状态的深切同情。最后两句“地炉不暖柴枝湿,犹把蒙求授小儿”则反映了生活的苦难和对未来的无奈,暗示了李镡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尽力维持生活的责任感。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与李镡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苦难的深刻感慨,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道关怀,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人文关怀特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行君文天合知:赞美李镡的品德与才华,暗示他志向高远。
  • 见君如此我兴悲:看到李镡的困境,诗人心中感到悲伤。
  • 只残三口兵戈后:经历了战争,只剩下三口人,家庭的破碎。
  • 才到孤村雨雪时:刚到这个偏僻的村庄,外面正下着雨雪,环境凄凉。
  • 著卧衣裳难办洗:生活困窘,衣物难以清洗。
  • 旋求粮食莫供炊:急需粮食却难以做饭,生活窘迫。
  • 地炉不暖柴枝湿:取暖的地炉无法暖身,柴火湿透。
  • 犹把蒙求授小儿:依然把求助的请求交给小儿,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著卧衣裳难办洗,旋求粮食莫供炊”,形成了对称的结构。
  • 借代:用“地炉”和“柴枝”象征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支持,反映生活的困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乱中朋辈友人的深切关心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悲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象征着理想的品德与志向。
  • 雨雪:象征着困境与凄凉的生活环境。
  • 衣裳、粮食:代表了生存的基本需求。
  • 地炉、柴枝: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支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荀鹤
    •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李镡遭遇了什么?

    • A. 旅行
    • B. 战乱
    • C. 结婚
  3. “著卧衣裳难办洗”中的“著卧”是什么意思?

    • A. 睡觉
    • B. 穿着
    • C. 休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反映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杜荀鹤的《赠李镡》都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感慨,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的沉沦,而杜荀鹤则更侧重于个人友谊与生活困境的描绘。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
  • 《杜荀鹤诗集》

相关查询

过新津游修觉山 信口十绝 谯允蹈知县和邓所作二诗复用韵答之 岁庚午予过来凤驿观壁间碑刻火池事尝赋诗今 夔子岸下水作颓沙裂岸转舟避之 挽家夫人 江上晚眺书所见 寄张珍甫殿院五首 坐上呈叶守 送樊漕移帅泸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心灰意败 洽熙 包含薇的词语有哪些 散传 至字旁的字 国际裁判 耳刀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本邦 包含燕的词语有哪些 雕梁绣户 采字头的字 行队 息军养士 一望无涯 善眉善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