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5:16
高阳台五首 其四
作者: 李慈铭
榴火添旬,槐阴送夏,月圆才上初弦。
莲漏声中,无端瘦到茶烟。
夜深一例潇潇雨,只凄凉独自灯边。
况消魂数尽流萤,听遍啼鹃。
隔帘花影知谁惜,尽无言烟里,泣损红娟。
闻说银屏,近来也蹙眉山。
却看湘簟盈盈泪,总无情争忍轻眠。
眄星河玉雁飞时,还与传笺。
火红的石榴花盛开,槐树的阴影送来了夏天,明月刚刚升起,弦月初见。
在莲花的滴水声中,不知不觉瘦到了茶烟缭绕的地方。
夜深了,潇潇细雨如常下,只觉得凄凉,独自坐在灯下。
更何况那消魂的流萤已经数尽,听遍了杜鹃的啼鸣。
隔着窗帘的花影,谁来心疼,烟雾中无言,泪水浸湿了红色的绢帕。
听说银屏上,最近也为此皱眉。
可看那湘水边的榻上,满眼泪水,心中无情,却又忍不住轻轻入眠。
仰望星空,玉雁飞过的时候,还能传送书信。
作者介绍:李慈铭,清代诗人,工于诗文,尤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事,情感细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情感低潮之时,表达了对夏日夜晚孤独的思考以及对往昔恋情的怀念。
李慈铭的《高阳台五首 其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诗的开头通过“榴火添旬”和“槐阴送夏”将夏天的气息生动地展现出来,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炽热。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孤独、凄凉。诗人在“夜深一例潇潇雨”的描写中,感受到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透出一种无所依靠的失落感。
在“况消魂数尽流萤,听遍啼鹃”中,流萤和杜鹃成为思念的象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无奈。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似乎无言以对,只有在“泣损红娟”中倾诉心中的忧伤。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银屏”与“湘簟”,将情感的寄托与自然景色结合,形成一种美丽而又哀伤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夏夜的美丽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具有深刻的抒情性和思想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夏夜的孤独和对逝去爱情的追忆,表现了人在自然景观中对情感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们内心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榴火”指的是:
A. 石榴花
B. 火焰
C. 夕阳
D. 明月
诗人用“流萤”来象征:
A. 生命的活力
B. 逝去的时光与思念
C. 夏天的热情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泣损红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激动
B. 喜悦
C. 伤感
D. 自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