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兰

《兰》

时间: 2025-05-07 10:00:19

诗句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0:19

诗词名称: 兰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深林不语抱幽贞,
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
折来未肯恋金瓶。
孤高可挹供诗卷,
素淡堪移入卧屏。
莫笑门无佳子弟,
数枝濯濯映阶庭。


白话文翻译:

在深林中,兰花静默地保持着它的清贞,
多亏了微风送来淡淡的香气。
在开花的地方,何妨依偎在苔藓的石阶上,
即便折下了也不愿留恋金瓶。
它的孤高气质正好可以用来装点诗卷,
那素雅的风格也非常适合挂在卧室的屏风上。
不要嘲笑我家门口没有俊秀的儿子,
几枝兰花在庭前清新地映照着台阶。


注释:

  • 深林不语: 描述兰花生长在幽静的深林中,象征其清贞与孤高。
  • 幽贞: 指兰花的清雅与坚贞。
  • 微风递远馨: 微风将兰花的香气送到远方,表现其淡雅的气质。
  • 何妨依藓砌: 形容兰花生长的环境,藓砌即苔藓铺成的石阶,显示出兰花与自然的和谐。
  • 金瓶: 用来盛放花卉的器具,象征世俗的繁华与浮华。
  • 孤高可挹供诗卷: 兰花的高洁气质适合用作诗文的题材。
  • 素淡堪移入卧屏: 兰花的素雅适合装饰在卧室的屏风上,象征宁静和优雅。
  • 莫笑门无佳子弟: 不要嘲笑自己家中没有杰出的人才。
  • 数枝濯濯映阶庭: 数枝兰花在庭院中清新而明亮,映照着台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杰,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文,以豪放、清新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兰》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试图通过兰花的清高与孤傲,表达自己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理想的追求。兰花象征着高洁品格和独立精神,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贞。


诗歌鉴赏:

《兰》这首诗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和气质,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诗的开头“深林不语抱幽贞”,如同兰花一般,静谧而清高,展现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孤傲。接着“赖有微风递远馨”,微风的轻拂使得兰花的香气四溢,暗示着即使身处幽静之地,兰花的美丽和高洁依然能够被世人所感知。

中间部分“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诗人描绘了兰花在苔藓石阶上开放的情景,表明兰花不愿意被盛放在华丽的金瓶中,而更倾向于自然的生长环境。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繁华的拒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追求。

最后,诗人以“莫笑门无佳子弟”自谦,表达了对世俗成功的无所谓与淡然。即便没有俊秀的人才,几枝兰花在庭前依然能够映照出独特的美丽,传达出对品格的重视。整首诗以兰花为主线,将自然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具有深邃的哲理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深林不语抱幽贞: 兰花生长在深林中,静默持守其贞洁。
  2. 赖有微风递远馨: 微风轻拂,带来兰花的清香,暗示其孤芳自赏。
  3. 开处何妨依藓砌: 兰花在苔藓石阶上开放,展现自然之美。
  4. 折来未肯恋金瓶: 折下兰花也不愿意放在华丽的器具中,体现其对世俗的拒绝。
  5. 孤高可挹供诗卷: 兰花的孤高气质适合成为诗文的素材。
  6. 素淡堪移入卧屏: 兰花的素雅适合装饰卧室,传达宁静氛围。
  7. 莫笑门无佳子弟: 不必嘲笑家中没有出众的人才。
  8. 数枝濯濯映阶庭: 数枝兰花在台阶前清新可爱,展现出自然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兰花比作高洁的品格,形象生动。
  • 拟人: “微风递远馨”,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增强诗意。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兰花的形象,表达了对高洁品格与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与拒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立与孤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高洁、独立的品格。
  • 深林: 代表幽静、自然的环境。
  • 微风: 传达轻柔、清新的感觉。
  • 金瓶: 象征世俗的享乐与繁华。
  • 藓砌: 体现自然生长的环境,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兰花的生长环境是在哪里? A. 山顶
    B. 深林
    C. 河边
    D. 花园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折来未肯恋_____”。

  3. 判断题: 诗人认为家中没有优秀的子弟是值得嘲笑的。(对/错)


答案:

  1. B. 深林
  2. 金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刘克庄《兰》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刘克庄更强调兰花的孤高与独立,而白居易则关注草的生长与生命的循环,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楚辞·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豫章镏孝纪所藏米元晖画卷时久不得东吴消 夜雪有怀范玉厓叔中朱沧洲孟辩 戏书送澹山入院 其二 戏书送澹山入院 其一 澹山岩二首 其二 次韵奉和蒙著太尉澹山见示长句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其二 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 题北高峰石松 秋日遣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假名托姓 毛水 干吕 遐恋 风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嘉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沐日浴月 包含舸的词语有哪些 百二山川 商墟 馬字旁的字 胸中正,眸子瞭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