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十月见菊二首

《十月见菊二首》

时间: 2025-04-26 06:47:43

诗句

花前曳杖极徜徉,为汝临风一慨慷。

直自东坡仙去后,无人十月作重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7:43

原文展示:

十月见菊二首 赵蕃 〔宋代〕 花前曳杖极徜徉,为汝临风一慨慷。 直自东坡仙去后,无人十月作重阳。

白话文翻译:

在花前拄着拐杖悠闲漫步,为你迎风而立,感慨万分。 自从东坡仙逝之后,再也没有人在十月庆祝重阳节了。

注释:

  • 曳杖:拄着拐杖。
  • 徜徉:悠闲自在地行走。
  • 慨慷:感慨,情绪激动。
  • 东坡仙去:指苏轼(字东坡)去世。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怀念以及对重阳节习俗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十月,作者在赏菊时感慨苏轼已逝,无人再像他那样在十月庆祝重阳节,表达了对苏轼的深切怀念和对传统习俗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作者在花前拄杖徜徉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深切怀念。诗中“直自东坡仙去后,无人十月作重阳”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苏轼去世后,重阳节的庆祝方式似乎也随之消失。作者通过对重阳节的感慨,间接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先贤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花前曳杖极徜徉”,描绘了作者在花前悠闲漫步的情景,通过“曳杖”和“徜徉”两个动作,展现了作者的闲适和自在。
  • 第二句“为汝临风一慨慷”,表达了作者在风中站立时的感慨,这里的“汝”指的是菊花,也是对苏轼的隐喻。
  • 第三句“直自东坡仙去后”,直接点出了苏轼去世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怀念。
  • 第四句“无人十月作重阳”,感慨自苏轼去世后,再也没有人在十月庆祝重阳节,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感慨和对苏轼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菊花拟人化,用“为汝”表达对菊花的情感,也是对苏轼的怀念。
  • 对比:通过“东坡仙去后”与“无人十月作重阳”的对比,强调了苏轼的影响和传统习俗的变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苏轼的怀念和对传统习俗的感慨。通过作者在十月赏菊时的感慨,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和对重阳节庆祝方式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花、曳杖、徜徉、风、菊花、重阳。
  • 详细解释:花和菊花象征着自然和传统,曳杖和徜徉展现了作者的闲适,风和重阳则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对传统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坡仙去后”指的是谁? A. 苏轼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重阳”是指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D. 重阳节
  3. 诗中作者在花前做什么? A. 读书 B. 写字 C. 拄杖徜徉 D. 饮酒

答案:1. A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 黄庭坚的《登快阁》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的《十月见菊二首》都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轼诗集》
  • 《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稼轩生日作和退之 水龙吟 恶滩 水龙吟 为黄生永年题南陵徐氏小团圞室旧藏宋仙溪傅干注坡词残钞本 水龙吟(和野渡生朝) 水龙吟 麦孺博挽词 水龙吟(寄兴) 水龙吟 五湖之志久矣,江空人静,悄焉余怀。 水龙吟 其五 寿尹梅津 水龙吟 六月二十四日和仲韶 水龙吟·题刘子庚师噙椒室填词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溃引 战棚 成风尽垩 斤字旁的字 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包含柴的成语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臼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根结盘据 見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养贤纳士 欠字旁的字 晓悟 璎珞 风举云飞 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