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8:09
五日占云十日风,忧勤终岁为三农。
春来有喜何人见,好学神孙类祖宗。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五天的阴云和十天的风,农民辛勤劳作了一整年。春天来了,喜悦的事情有谁能够看到呢?好学的人如同神明的后代,像祖宗一样。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书法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尤其以词作闻名。苏轼的作品常常表现出深厚的哲理,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
《太皇太后阁六首》是苏轼在其政治生涯中所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关注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诗中提到的“三农”问题,正是当时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体现了他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的情怀。
这一首诗在字句上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苏轼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关怀。开篇通过对天气的描写,暗示了自然对农业的影响,五天阴云与十天大风,显现出农民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辛苦。而“忧勤终岁为三农”一语,则直接表达了农民一年辛劳却未必能有所收获的现实,流露出一种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
接下来的两句“春来有喜何人见,好学神孙类祖宗”,则引入了对未来的思考。春天的来临本该是喜庆的时刻,但在苏轼看来,能够真正感受到这份喜悦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这里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知识与才能的推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似乎在呼唤社会对农民及其劳动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苏轼对农民的关怀,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思,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与对知识的推崇,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深思与关注。
诗中提到的“三农”指的是哪些方面?
A) 农业、农村、农民
B) 农业、城市、农民
C) 工业、农村、农民
D) 农业、农村、商人
“春来有喜何人见”中的“喜”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农民的收成
C) 生活的富足
D) 家庭的团聚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农民的关心?
A) 云与风
B) 春天
C) 学习
D) 祖宗
苏轼与杜甫的作品在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上有相似之处。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与民生艰难的关注,但苏轼的视角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社会反思,展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和情感深度。
以上是《太皇太后阁六首》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