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23
夜雨寄寇校书
作者:钱起 〔唐代〕
秋馆烟雨合,重城钟漏深。
佳期阻清夜,孤兴发离心。
烛影出绡幕,虫声连素琴。
此时蓬阁友,应念昔同衾。
在秋天的馆舍里,烟雨交融,城市的钟声深入夜幕。美好的时光在这个清冷的夜晚被阻隔,孤独的情趣油然而生,令人心生离愁。烛光透过轻纱帷幕,虫鸣声伴随着素琴的音律。在这个时刻,远在蓬阁的朋友,应该会想起我们曾经共度的夜晚。
钱起(约810年-约870年),字仲明,唐代诗人,广陵人。其诗风清新俊逸,多写山水田园之景,尤其擅长表现离愁别绪。他的诗歌透着淡淡的忧伤,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夜雨寄寇校书》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离散的时期。诗人因友人寇校书的缺席,感受到孤独与思念之情,借助夜雨与烛光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夜雨寄寇校书》是一首充满思念与孤独感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开头两句“秋馆烟雨合,重城钟漏深”,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随着“佳期阻清夜,孤兴发离心”的出现,诗人将自己的孤独感与思念之情进一步深化。这里的“佳期”不仅指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也暗示着对过去欢乐的追忆。
“烛影出绡幕,虫声连素琴”两句,烛光摇曳,虫鸣相伴,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一句“此时蓬阁友,应念昔同衾”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寄希望于友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思念,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总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借助秋雨和夜深的意象,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人心的脆弱。诗人通过对曾经美好时光的回忆,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诗中提到的“佳期”指的是什么?
“烛影出绡幕”中的“绡幕”指的是什么?
诗人是对谁表达思念之情?
《夜雨寄寇校书》与《静夜思》都是表达思乡与离愁的诗作,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孤独与思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