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3
衙前有乐馔常精,
宅内连池酒任倾。
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官衙前,总是美味佳肴频频摆上;在宅子里,池水环绕,酒酒如泉水般随意倾倒。虽然官职高,但并没有轻薄之客来往,不管年龄多大,都少有欢愉的情感。骊龙的下颌被人探珠而去,老蚌的胎胚却依然能在月光下孕育。不要羡慕春天的桃树和李树,因为桂花却能在秋天结实、发放香气。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兆,号石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刘禹锡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因而他的诗歌常带有对社会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被贬谪时期,内心充满了对官场的冷漠与对人情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美食、美酒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刘禹锡的《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是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美食与美酒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诗的开头以“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引入,描述了官场的奢华与享乐,似乎在讽刺权贵之人对生活享受的沉迷。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情感与人生的思考,表达出即使在高位,也难以获得真挚的人际关系与深厚的情感。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不同生命阶段的价值。骊龙象征着年轻的权贵,虽有丰厚的享受,却易逝;而老蚌则暗示着经过岁月沉淀的智慧,虽不如年轻时光鲜亮,却依然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孕育出美好的事物。
最后,诗人以“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收尾,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坦然与自信。诗人认为,虽然桃李花开在春,但桂花的成熟与丰盈却是在秋天,这不仅是对生命不同阶段的理解,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整首诗在描绘美好生活的同时,深含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刘禹锡对生活的独立思考与超然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诗人通过对美食、美酒的描写,最终归结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知,强调成熟与内敛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骊龙”象征什么?
A. 年轻与权势
B. 老成持重
C. 享乐生活
“莫羡三春桃与李”中的“桃与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年轻的美丽
C. 秋天的丰收
诗人通过“老蚌胚还应月生”表达了对什么的看法?
A. 年轻的珍贵
B. 成熟的潜力
C. 享乐的短暂
刘禹锡的《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前者侧重于官场与人际关系的冷漠,后者则更强调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无常。两者均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