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8:59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作者:白居易
穷阴苍苍雪雰雰,
雪深没胫泥埋轮。
东家典钱归碍夜,
南家贳米出凌晨。
我独何者无此弊,
复帐重衾暖若春。
怕寒放懒不肯动,
日高眠足方频伸。
瓶中有酒炉有炭,
瓮中有饭庖有薪。
奴温婢饱身晏起,
致兹快活良有因。
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
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下无巢父许由箕颍操,
又不能食薇饮水自苦辛。
君不见南山悠悠多白云,
又不见西京浩浩唯红尘。
红尘闹热白云冷,
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
三年侥幸忝洛尹,
两任优稳为商宾。
非贤非愚非智慧,
不贵不富不贱贫。
冉冉老去过六十,
腾腾闲来经七春。
不知张韦与皇甫,
私唤我作何如人。
在阴沉的天空下,雪花纷纷扬扬,
雪深得没过了小腿,路面被泥水浸没。
东边的人夜晚借钱回不去,
南边的人清晨借米又要出去。
我独自对这些困扰无能为力,
但在厚厚的被褥中却感到温暖如春。
怕寒冷而懒得动弹,
日已高升才懒洋洋地伸展四肢。
瓶中有酒,炉上有炭,
餐桌上有饭,厨房里有柴。
奴仆们温暖,丫鬟们饱腹,
这份悠闲快乐是有原因的。
上面没有皋陶、伯益这样的贤者,
我又不能辅佐君主、拯救百姓。
下面没有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
我也不能像他们那样过着清苦的生活。
难道你没有看到南山上白云悠悠,
又没看到西京繁华的红尘?
红尘热闹,白云清冷,
我宁愿安置在这冷热之间。
三年侥幸做了洛阳的官,
在商人中两任稳妥的职务。
我既非聪明也非愚笨,
不追求富贵,也不贪恋贫贱。
岁月渐渐流逝,已经过了六十,
悠闲度过了七个春秋。
不知道张氏、韦氏和皇甫,
私下里会称我为何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语言通俗、易懂而广受欢迎。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政治讽刺,也有对生活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冬季,诗人感受到寒冷天气带来的懒惰与安逸,同时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官职的得失,表达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心态。
白居易的这首《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雪覆盖下的宁静与人们生活的琐碎。全诗流露出一种对温暖生活的渴望,结合诗人自身的生活境遇,反映了他对官场浮华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开头几句描写了雪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紧接着通过对“东家典钱”和“南家贳米”的描写,透露出人们在寒冷中挣扎的无奈。紧接着,诗人自问自答,表达出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的闲适与安宁,显示出他对物质生活的满足。
后半部分,诗人用历史典故对比自己与古代贤者、隐士的差距,体现出他的自省与反思。他虽然身处喧嚣的红尘中,却不愿意被名利所累,宁愿保持一种淡泊的心态。诗的最后,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感也流露无遗,表现出他对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的思考。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境深远,既有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白居易特有的风格和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人生态度与生活状态,表现出白居易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自我认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皋陶、伯益”象征什么?
a) 贪官
b) 隐士
c) 贤者
d) 诗人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安于现状
c) 渴望权力
d) 逃避现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