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13
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因为你问我关于世间的事,我将告诉你我的看法。第一是禅,第二是喝酒。禅能够消除自我,喝酒可以忘却荣华与衰败。与君细细谈论,请你少留意。儒家教重视礼法,而道家则注重养生。重礼可以滋养名声,养生则多有忌讳。比起这两者,不如学习禅定,这其中有着深厚的滋味。心境开阔如空,清澈宁静胜过睡眠。屏除默默的念头,消除悠长的思绪。春天不会伤春心,秋天不会感秋泪。坐成真实的快乐,宛如接受空中的王者赐福。既然已脱离尘世的劳碌,自然也应当远离惭愧。除了禅,饮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说并非无意义。一杯饮下便可忘却,三杯后便能顺其自然。逐臣离去,妻室失踪,降虏败军的将帅,思虑如火般煎熬,忧愁如锁般深重。必须借助百杯美酒,不必惜千金的花费。就像罩中的鱼,若能飞出便能生出两翅。劝你尽管年老,遇到酒要莫回避。否则就去学禅,这两条路都是通向同一个目的。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简单明了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社会关怀著称,尤其是在关注民生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是白居易应友人微之的邀请而作,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于生活中烦恼与快乐的思考,尤其是通过禅与酒的对比,探讨如何超脱世俗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这首诗通过对比禅与酒,探讨了人生的两种境界与选择。白居易在诗中首先回应了朋友的提问,指出在处理世间事务时,禅与酒各有其独特的意义。禅能够让人忘却自我,达至内心的宁静,而酒则能让人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
诗中提到“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表达了通过禅定达到的心灵状态,能够超越春秋的感伤,获得一种无忧无虑的快乐。白居易还运用“罩中鱼”的比喻,描绘了人们被束缚的状态,呼唤人们追求自由与快乐。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智慧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选择与智慧,强调通过禅的修行或饮酒的放纵,来超越世俗的烦恼与痛苦,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诗中提到的两种境界是什么?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体现了什么情感?
诗人主张饮酒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