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9:07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
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
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
兴成只自适,欲白返忘言。
纳凉每选地,近是青门东。
林与缭垣接,池将沁水通。
枝交帝女树,桥映美人虹。
想是忘机者,悠悠在兴中。
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飙。
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夏日避暑之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往事的追忆。诗的前两句提到一处水竹环绕的宅子,幽静的庭院朝向花园,联想到昔日的季伦沼,原来是辟疆园。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饥饿的白鹭静静地窥视水中的鱼,鸣叫的乌鸦则在枝头叫喧。诗人感慨自己在这种兴致盎然的环境中自得其乐,想要表达却又不知如何言说。
接下来,诗人选择在青门东的地方纳凉,四周林木环绕,池水清澈。写到枝叶交错像是帝女的树,桥下的倒影如同美人的彩虹。诗人想象那些无欲无求的人们,悠然自得于兴致之中。在林间寻求适意的心情,池水上吹来的清风,轻轻划动船桨,时不时地经过桥下。水光在墙壁边闪动,山影在波浪中摇曳,最后诗人感慨不见李元礼,似乎在寻问神仙的去处。
作者介绍:楼颖,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闻名。其作品往往体现出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往昔回忆的感怀,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安逸生活的心态。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往事的追忆。诗中从水竹、幽庭到季伦沼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幽静的夏日避暑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此,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饥鹭和鸣鸦的描写,则增添了生活气息,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与和谐。
诗人的心境在“兴成只自适,欲白返忘言”中得到充分体现,表达了在这种景色中自得其乐的心情,想要表达却又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后半部分描写的“青门东”一带的纳凉之地,展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抒发了他对自由与闲适的追求。
全诗的最后一句“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则是一种哲理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思索人生的意义与追求,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虽不可得,但心中依然有那份悠然自得。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竹”最能象征什么?
“不见李元礼”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